001 孔家村(1/2)
大秦,明州。
平安县是明州八十一县之一,境内多是高山平原,人口众多,经贸繁荣,大营镇是平安县最大和最繁荣的一座集镇之一。
在大营镇二十里外的大苍山脚下,有一个六七十户的小山村,这样的山村,在明州这样的地方,到处到是,再普通不过。
山村大多姓孔,相传也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只是适逢乱世,家道中落,其中一支流落至此,和当地人聚居于此。
岁月流传,时过境迁,孔家村的日子越发清苦,这里的族人经年辛苦,也只是过个温饱。
孔全,正值青壮,三十多岁,因为经常爬山劳作,长得健壮魁梧,身体结实,一家人居于村东头的山脚下。
现在膝下有三子,大儿子孔青山,今年八岁,还是个半大小子;二女儿和三儿分别为三岁和一岁,分别起名孔青梅和孔青河。
大儿孔青山的名字是村长给起的,据说是青山出生时其母梦见乡间的田地和大山都变成绿油油的海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孔青山在梦中顺利
降生,所以取名青山,希望能给他带来祝福好运。
青山虽面色微黑,长的平平凡凡,但自小勤学聪明,踏实肯干,虽稍显老实但并不木讷。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青山自五六岁开始,除了跟村长在村学中学习读书练武之外,就在家里帮忙打扫卫生呢。
早晨,家里雄鸡的叫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三遍过后,小青山用手揉揉朦胧的睡眼,迷迷糊糊的爬起了床,穿好衣服。
昨夜的小雨,使得清晨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和清冷,让人精神倍感清醒,外面林中,各种山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早饭和往常一样,桌上有两盘小菜,是咸肉和青菜,还有馒头和汤粥,这些都是自家的出产和山中的野味,虽然简单,但每次一家人都吃的干干净净。
“娘,今天我们一定抓个大家伙。”吃过早饭,看着娘正在给两个小家伙喂饭,小青山不由的对今天的收获有了一丝期待。
“唉,你这孩子,好好读书练武就行了,你还小,没必要上山干那些太累的活。”娘无奈的摇摇头说道。
“娘,你放心,我已经长大,可以照看好自己的!”今天是月休,小青山想和父亲一起进山,昨天他父亲孔来在距村二十里外的大山脚下布下了套子和兽夹,今天就是看有没有收获。
“老大,走呢。”父亲浑厚的声音在院子中响起,小青山背起一个小号背篓,拿起一把长枪,跟了出去。
一路上翻山越岭,十多里,大概多半个时辰后,小路渐渐的陡峭起来,这里也出现了参天大树,地上更是荆棘丛生,不太好走,但这里也是村民很少来的地方,小青山时不时的采几株蘑菇,摘几颗野果,倒也有些收获。
大约两个时辰后,两人赶到了较近的一个目的地,这儿捕住了两只野山鸡和两只山兔,收获颇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将猎物收拾完毕,两人在山石上休息,拿出干粮,喝着山间泉水,边吃边聊。
这里的收获不小,父亲心情很不错,俩人高兴的向前面两三里外的另一处陷阱出发,看能不能捕到猎物,特别是麋鹿,山羊等大型动物。
将猎物藏在树洞中,用大石封好,然后起身向前出发。
不一会儿,小青山刚用枪尖拔开前面的草丛,脸上突然露出惊喜的神色,顺着目光,只见左侧不远处有一大丛翠绿的植株。其茎细长笔直,上面挂满白色或黄色的小花,叶子成对生长,形状像竹叶。
“哈!哈!哈!这么多黄精。”连忙叫住父亲,父亲看到这么多高年份的药材,也是开怀不已。父亲取出背包里的小药锄,小心翼翼地开挖。片刻后一共采到十三株黄精,其中一棵达到了十八年药龄的,其余的十一二年不等。
还有些不到十年的小幼苗没有采,因为买不上大价钱,也是留给后来人的。这也是采药人采大留小的不成文规矩。毕竟这儿来的人少,只要记住方位,父亲以后还可以来采摘。
之后又找到几株不太值钱的草药,许多的野草莓,枣,山杏等,在父亲丰富的经验指导下,他们总能找到味道可口的野果,不去吃味道酸涩的,好好的解了一下馋,剩下的一些可以晾成干果,慢慢吃。
在另外一处陷阱,很幸运的发现了一头打死的山羊,满载而归,父亲背起山羊,和小青山找到之前藏下的东西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