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好雨知时节(2/2)
与其贸然直接的询问,不如等他自己想告诉自己的时候说出来。当初郑彧答应他的事,就是观察并记录他的对决经过,而不是追查他的过去。
“理解的越是深刻,想法越是简单?”郑彧突然想起了昨天祁子横说过的话。
郑彧立刻翻出箱笼,把一直记录下来的小册子都拿出来了。从一开始的旧册子算起,现在已经有七本了。想一想,距离自己结识祁子横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已经记录这么多,有关他所说的武学类的知识了,他对于武学的见解还真是不少。
“也确实,随着近期所记录的东西来看,言语之间的修辞确实比着早起的时候更加华丽了。”翻阅着记录,郑彧点点头自言自语道。
“但是前面所记录的东西,现在看来,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改啊?”
虽然是自己不久前亲自记录下来的,但是现在让郑彧看起来,之前的那些语句措辞确实显得有些粗糙和奇怪。
郑彧拿出细笔,打开现在用的册子,然后把认为需要修改的内容单独写下来,因为这种方法比直接在原件上修改更有效。
郑彧慢慢重读着自己之前的笔录,中间时而皱眉,时而点头,郑彧继续把需要修改的内容都一一记了下来。结果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郑彧都没有放下过他手中的那些册子。
午饭过后,郑彧走出房门。
“哇~”
郑彧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由得感叹道。
益州城不仅大,而且很是繁荣,不愧是蜀中最繁华的城市,街道上人来人往。再加上经过的人的样子与郑彧目前为止看到的完全不同,路过的女人们装扮很是独特,这一路走来,郑彧东张西望地忙得他不可开交,益州城的女子,美丽到都让人不自觉的想要停下脚步多看几眼的程度。
“这就是蜀中益州啊。”
郑彧自从来到蜀中,这还是他第一次,真切的体会到益州的风土人情。或许是因为长久以来的空闲,所以今天走在这益州的大街上才会觉得特别的兴奋。
在益州街头逛了这么久,看着人来人往,孙斌突然回过神来。
“等等,来了益州,我不能就这样在这闲逛,浪费时间,得去武侯祠或者草堂看看。”
武侯祠那是供奉诸葛亮的祠堂,草堂那是素有诗圣之称的杜甫曾经隐居的地方。这两个地方都是访问蜀中益州的人必去的景点。
“嗯,首先……”
郑彧在想自己先去哪里。至于看点,武侯祠可能更好,但挂有诗圣杜甫名字的草堂同样不容忽视。
“武侯祠只是自己好奇,还是先去看看草堂吧。”
如果郑彧的心里话被益州人听到了,恐怕要为他惹来不少麻烦。毕竟无论是诸葛亮,还是武侯祠,对于益州人来说那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所幸郑彧的心里话没有从嘴里说出来,他悠闲地行走在繁华而复杂的益州街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悠悠哉哉向着草堂的方向走去。
“呼,好热啊,不愧是蜀中,又潮湿又闷热,亏我还多花几个铜板买了这把扇子,本想着有了它,我也能像孔明先生那般神机妙算呢,结果一点也不凉快……”
郑彧不停的拍打着手中的白羽扇,据说这是诸葛亮曾用过的,现在益州城的大街小巷上都是在出售这白色羽毛编制的扇子。扇子虽然给了风,但是这对于湿热气候的益州城来说,作用并不是很大。
郑彧一路都在不停的拍打着白羽扇,向着前方的竹林走去。
因为走在竹林路里看起来很有格调,而且总觉得竹林里也会更加凉爽。
果不其然,在走进竹林路的那一刻,就有一阵微风过,竹叶被微风吹的沙沙作响。
在蜀中,到处生长都是竹子,草堂这里自然也不例外,全部都被竹林包括,随风吹过的竹叶一齐摇曳,仿佛可以看到掠过的清风。
“草堂的气氛还真是不错啊。”
听着凉爽的风声,仿佛给人洗去了炎热,郑彧放下白羽扇,悠闲地迈着脚步。
走进林间,与外面看似不同,密密麻麻的竹子遮挡四周,仿佛遮天蔽日。明明是同样的气候,反而这里凉快得让人有些心旷神怡。
穿过竹林间的时候,风吹过竹叶再次发出沙沙的声响。郑彧走得很慢,半闭着眼睛,享受着清风带来的意境。
如此陶醉,一句具有诗圣之称的杜甫的诗,不由得从郑彧口中脱口而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想必诗圣诗中所说的应该就是这个季节吧。
忽然,有什么清香的气息隐隐约约的拂过郑彧的鼻尖,这瞬间掠过的那种香气,是既陌生又让人觉得熟悉,那是被留在记忆深处的一种特殊的香气。
“嗯?”
郑彧睁开了眼睛,然后发现在竹林的另一端,一位青衫姑娘正向着自己迎面走来。姑娘沿着那条像是从,高耸的竹墙间延伸出来的竹林小路,慢慢地挪动着脚步。
轻风从竹间吹过,吹动着她的长发。像是一只手轻轻抚摸着她那被风吹乱的头发,她用那双深邃的眼睛漫不经心地看着竹林。
就像所有参观草堂的人一样,随着她缓缓走来的动作,挂在腰上的剑轻轻地摆动着。
郑彧不由自主地停在原地,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走来的她。
长长的黑发,朴素的青衣长裙,不起眼的首饰,还有挂在腰上的那一把剑,她就是曾在江城黄鹤楼上救过郑彧的那名女子。
能再次见到这位女子,郑彧心里很是高兴,但是却在这个时刻,郑彧的脑海里却是一片的空白。郑彧就这样像是被钉在原地一样,等着她慢慢地向着自己走了过来,女子漫不经心的左右看着竹林。
从对面走来的她,像是发现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盯着自己发呆的郑彧,她的眼眸中短暂的闪过一丝警觉,随之满是诧异,也许她也想起了郑彧。
“啊……”
郑彧想上前打声招呼,但是却发现自己还没有想好该说些什么。
这时走近的她,冲着郑彧点了点头,像是在同郑彧打招呼。
只是一瞬间,她的目光变得很是柔和,她的红唇微微画出弧线,郑彧看得清清楚楚,感觉眼前豁然开朗。一瞬间转眼就过去了,她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就像风一样掠过了郑彧。
“啊!”
郑彧觉得这种情况很糟糕,自己很是不甘心就这样与她擦肩而过,总感觉自己应该和她说点什么,这时郑彧急忙回头看了看。
沙沙~
竹林又发出了声音,风轻轻拂动着她的黑发和衣角。
她慢慢地远去,但是郑彧没有叫住她。不是,是郑彧没有勇气敢开口。
因为不知道为什么,郑彧看向她背影的那一刻,发现她有些悲伤,郑彧没有把握开了口就能喊住人家,也没有把握人家会搭理他。
与此同时,那名女子已是缓缓而稳的离开了竹林,最终消失在了竹林之中。
“哎……”
郑彧长叹了一口气。
“我应该和你打招呼吗?哪怕是简单的问候……’
没有能和她打上招呼,觉得很是遗憾,但是她只是简单的冲着自己点了点头,这样简单的打了个招呼,就一闪而过了,是不是她认为这样的问候就已经足够了。
“在江城遇见的人,在益州的草堂里还能擦肩而过,可不容易……”
现在回想起来,她是从一开始救下郑彧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在意这件事。要不然也不至于连个名字都不肯告诉郑彧,哦,不对,那女子说了,只是说了一句“月落花晨”。
“月落花晨……”
就像是太阳升起后,那消失得无影无踪的花露,所以也就像刚才那样他们一闪而过吗?
她的身影已经消失了,但是郑彧既没有再往着草堂那边走去,也没有往回走去,在原地一动不动的站了好一阵子,只有微风轻轻吹过竹林偶尔发出声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