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军初登大雅 大谋士略显才华(2/2)
“于兄啊!于氏一族于燕州有恩啊!遥想当年攘侯治下,路不拾遗、百姓富足,家家户户安居乐业,子孙满堂,此等功绩比肩尧、舜啊!”
“姚兄过奖!士子学习便是要为天下先的,祖上大贤是我等仰慕之人,但仰慕归仰慕,我等身为后人,也要为百姓出一份力,如今义军为燕州百姓造福,我等一介行商也愿为义军受犬马之劳。”
“能有于兄相助,真乃义军与燕州百姓之福啊!我姚景代表义军感谢于兄!”说完姚景便拱手施了一礼。
“姚兄何必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此番前去扶余,还需二位暗中相助啊!我等相互照应,大事方可成。我听闻鲜卑王完颜洪烈其妻甚为浮夸,姚大人可先从其下手,正好我这里有祖上传下来的一颗南海宝珠,姚大人持此物献予那王后,便可省事不少。”
“姚某怎敢收于兄如此大礼,使不得!使不得!”
“此乃家国之事,非你我之间,姚兄莫要推辞了!”
“于兄大义!姚某佩服!”
一路上,姚景与于坤相谈甚欢,这漫长的路途却也不再枯燥,而在一旁的于恬,每日都会从怀中拿出那封易方行的来信,默默读上两遍。于恬此女,真乃世间忠烈女子,痴情之深,如精卫填海一般,实在令人叹息!
行军路上,冯冲正在与韩申商量如何排兵布阵,眼见如今已到青州之地了,要不了几天便要行至燕州,韩申出谋言曰:“将军,依我之见渔阳之地必为反贼驻兵之处,此处地处咽喉要道,过了渔阳便是燕州腹地,燕州腹地平坦开阔,只要拿下来渔阳,便可使反贼无计可施啊!”
“嗯!韩参军所言不错,此时我也考虑过,但参军听我一言如何?”
“将军但说无妨!”
“你可知我与太尉关系如何?”
“小人并不知晓。”
“嗯!那今日我便与你道来。彭章老将军乃是家父当年之副将,我父与其乃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奈何一场变故,我父死于匈奴人之手,而原因便是彭章老将军擅自出兵,未曾即时回援,乃至我父亲死于乱箭之下。如今我冯冲虽未曾想过要报复,但却不可让彭家坐此高位,此次先锋为彭章之孙,我便要用此子让彭老将军下台便可。皇上说了,此战乃是戴罪立功之战,无功,又怎可待罪呢?”
“将军放心,此时韩申明白。但先锋彭关封乃栋梁之才,将军不可让此等大才流失于大晋朝堂啊!”
“参军放心,我既然收了彭家人的钱财,便不会加害于他,只要他乖乖听从我的命令便可!”
“将军此举甚好!军功定是将军的,日后还需将军多多关照小子一二啊!”
“参军放心,只要你踏实跟随于我,我定保参军日后周全!”
“多谢将军!韩申还有一言,望将军采纳。我认为此时应派遣先遣部队,绕过渔阳,支取辽阳!兵贵神速,将军莫要误了战机啊!”
“参军多虑了,这三万虎贲军合击一处,方可发挥最大实力。况且反贼之人,一帮流民贼寇而已,不足为虑!渔阳城我等两日便可攻破,日后便可直捣黄龙,一举攻破奉城!参军何必费此等功夫!”
韩申此时默默不语,心中暗自思量:这冯冲乃是无能之辈也!此战凶多吉少,我如今刚入朝廷,切不可犯大错,还需另寻他法救自己于水火之中矣!
枯藤老树,小桥流水。冯冲部队于日落之时便安营扎寨,生活造饭。丛山峻岭之见,炊烟缓缓升起,映入夕阳,青州之美景真乃当世一绝也!
彭关封随为年少,却聪慧异常,听闻老太尉告诫之言,对这冯冲多有防范,但同为一对兵马,低头不见抬头见,彭关封便反其道而行之,对冯冲毕恭毕敬,每次吃饭之前都会亲自端上吃食送给冯冲,冯冲虽心有反感,却也不好说什么,此事被韩申看到,对彭关封另眼相看,于是在夜间,韩申开始秘密接触彭关封。
彭关封帐内,一纸暗书藏于榻上,书上写道:今夜亥时,寨旁山坡上有要事商议,韩申书。
夜色已深,将士们都已睡着,彭关封与韩申秘密相见。
“参军有何事召见于我?”
“少将军之威名,韩某听闻已久,却一直没机会于你当面一叙。如今又处于冯将军帐下,韩某更不敢擅自于少将军接触,恐被猜忌。实不相瞒,韩申是来提醒少将军的,冯冲此人,才不配位,我劝少将军定要听从其言,莫招杀身之祸啊!我甚为仰慕少将军之能,少将军日后定是大晋之屏障也,前往莫要因小失大!我与少将军还需明哲保身,日后共同效力于朝廷之上,如何?”
“韩兄真乃大义之人,封甚为感激!韩兄放心,我祖父之言封铭记在心,今日韩兄之言,封也定会听从。我也不是痴愚之人,自然知晓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如若真有危机时刻,封定保韩兄无恙。”
“少将军如此想甚好!我等还是速回帐中歇息吧!免得被人看见,多生事端!”
“好!就此别过,韩兄!”
说完二人便各自回到自己帐中,休息去了。出兵未捷,内部便出现诸多心思,此次冯冲之军,早已有了结果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