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燃眉之急2(1/2)
等宋卫星重新坐到会议桌旁边的时候,消瘦文弱的宋卫星看上去像一个战场上指挥若定的将军。“我要360间宾馆的双人标间或商务套间,不要太分散,越集中越好。”
“可以。”京城办公厅一位领导果断地答应,同时指示一名文旅厅的领导前去执行。
“我要能把360名患者和等量的家属从医院运送到宾馆的大巴车辆。”
“可以。”还是那位办公厅的领导答应,同时指示交通厅的领导前去执行。
“我要能每天三班倒的五百名医生和五百名护士,也就是最少一千五百名的医生和护士。主治医师或住院医师就可以。”
“可以。”还是那位办公厅的领导满口答应,同时指示卫健委的领导前去执行。
“我听说在京城和津市之间有一座“鬼城”,有将近一万套已经装修好的住宅,但几乎无人入住。我请求京城市政府和河北省政府联系出面租下来,能租多少套住宅就租多少套,起码为五千套住宅尽快配套好类似民居的居住条件。同时配合物业管理公司为五千名患者及其等量的家属提供卫生营养的饮食服务。”
“当然,如果京城有类似的场所,能够满足民宿级的住宿要求,能够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饮食要求,更好。起码路程缩短了,时间节约了,效率更高了。”
“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协调。”还是那位办公厅的领导,并要求城市建设厅的领导立刻去沟通联系。
“我们能知道医院是如何安排治疗这五千患者吗?”那位办公厅的领导很细心。
宋卫星:“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向社会公开的。”
“万里民族医院目前只有360张病床,医护人员和药品也严重不足,医院根本没有能力救治大量的癌症患者。”
“但是医者仁心博爱,当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京城zf对万里民族医院的支持和信任,让我们无法将这五千患者置之度外。”
“我们刚才开会决定,将把已经入院治疗的360名患者转移到附近宾馆,由我们医院的医护人员按照药物处方继续进行治疗,这样虽然会给患者和家属,包括我们医院的医护人员带来不便,但是并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医院所有的诊室都配置有万里民族医院独特的诊疗系统。我们三十间诊室和六十名执业医师,将实行每天两班运转制,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为已经进入京城的患者进行诊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当即作出决定。”
“病情危重者,立即进入医院病房进行抢救。病情基本稳定的、尚未恶化的,由我院执业医师开具处方和治疗方案,领取一周的药物交给京城其他医院支持待命的医护人员,每十位患者和家属一辆大巴车,由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陪同,运送到租赁的民宅进行静脉注射治疗。一周后再补充治疗药物,直至痊愈。”
“根据正常的诊疗速度,一间诊室每天约能诊治30名患者,我们三十间诊室和六十名执业医师,正常情况下,每天可以诊治900名患者,我们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所有来到京城的患者诊治完毕,让他们进入治疗康复阶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