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2/2)
彩辫完成,她竟产生有惊无险,劫后余生之感:还好,没被人发现!还好,没遇到呵斥和驱赶!还好,老人顺利完成这单生意!
告别老人,她晃动着满头彩辫。心想还是赶紧离开古城,这满头的异色,被人看见,会不会给老人带来麻烦。
其实,这些人又是何苦要对摆摊的老人们疾言厉色呢?他其实也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自己家里说不定也有同样的老人。怎么开得了口,动得了手?旅游业备受打击,这种旅游城市的萧条颓败已露端倪,人们正在努力地活着,为什么这样对待这些努力活着的人们呢?
当然,他们也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可能初衷也是好的,可能因为屡教不改,磨灭了耐性。不过,既然民生已多艰,何苦自相欺呢?
津巴多做过一个有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他将一群普通的,心智正常的志愿者随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当狱警,一部分当犯人。两部分人模拟监狱场景:狱警可以做任何事以维护监狱的秩序,而犯人必须听从狱警的一切的指令。
实验的设计时间为14天,但在第6天实验就被终止了。因为,在这个模拟的环境下,志愿者们都深深地卷入了自己的角色,无法自拔:“狱警”们,因为自己拥有的权利,从正常、正直的人,逐渐变得暴戾,对“犯人”进行各种虐待,且手段不断升级;“犯人”则日渐卑微,失去自我,接受虐待,失去了反抗能力,忘了这只是一个模拟实验;而主持这场实验的工作人员,则俨然成了拥有巨大权利的裁判者。
所有的人因为具体情景的改变,迅速失去了理性,陷入疯狂,变成了另一个人!
环境会慢慢改变、塑造一个人,而具体的情景会迅速地改变一个人。如果,在不同的情景下,仍保持理性,仍保有同理心,是不是……
时已艰,勿相欺!
她快步离开古城,希望脱离某种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