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三院六部(1/2)
“你猜的不错。”唐云露肯定地说道,“岳将军是武侯新政的忠实践行者,当年武侯在时便提议,要设置三院六部,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威胁王权。然而由于二十年前的变故,最终也只是完成了六部的设置。即使如此,也还是有一些混乱的。因此岳将军再次将设置三院六部重新提出。”
这句话在李云逸听来简直如雷轰顶,这三院六部像极了自己熟知的三省六部。三省六部基本确立了成熟的封建政治体制。在自己熟知的历史之中,三省六部的政治体制确立之后,基本延续了两千多年。然而李云逸从云来岛典籍及近两个月的实际生活感受来分析,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加入夏国可以顺利实施三院六部的官僚架构体制,比之于其他四国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露露,你可知是哪六部?”云来岛的典籍不可谓不全,然而事实变幻无常,而这夏国的变动更为频繁,此刻李云逸急切地想知道下过的最新一步举动,这个消息简直让他有些兴奋异常。
“户部、工部、刑部、吏部、礼部、兵部。”唐云露一一道来,“虽然各部尚书政见不一,然却都由丞相统领。岳将军此举,无疑是正对着丞相之权威来的,或者说是冲着蒲毅仁来的。”
“岳将军所提三院是哪三院?”李云逸接着问道。
“枢密院,尚书台,监察院。枢密院主军权;尚书院主国政;监察院主监察百官,弹劾上奏。”唐云露一一道来,李云逸心想这与自身熟知的三省六部虽有所不同,但亦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由心生赞叹。
“这三院可有既定人选?岳将军想来应该考虑极为周全。”李云逸直接问道,他知道唐云露心思细腻,而且对于朝中局势自有一番独到的见解,“另外,不知岳将军上奏之后,众臣作何反应?我想多数朝臣都会赞同。”
唐云露笑道:“一语中的,我倒想考考你。为何岳将军的奏请会获得朝臣的认可?”
李云逸微微一笑,侃侃而谈:“还是昨天我们谈过的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蒲毅仁一党之中,也分三六九等,各有各的算盘,虽然看似是以蒲毅仁为主,实则都是看中太子及王后的位置。蒲毅仁也只是一个风向标而已。只要不偏移这个方向,且能攫取更多的权势地位,他们中间不会有几个不动心的。尤其是与丞相平起平坐的位置,没人会不动心。这真是个绝佳的机会。”
“什么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