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一局胜(2/2)
原来如此。
原来一切都在王上的目光所及之内。百官之中就有不少暗自庆幸者。
百官之中,无人敢发一言。夏王继续道:“老百姓过日子,都会向邻居借些炒米油盐。可寡人是王上。能向谁借?北冥国?昭明国?还是风国?凤鸣商号是寡人的子民,为寡人排忧解难,也是为夏国排忧解难,还有个桃源商号,听说昨日刚刚设立,便出借二十万两白银,解了白虎关之围。这何止是大夏义商。寡人仿佛看到了夏国万千商人的义举,这就是我夏国未来的希望——”夏王话音刚落,百官微微一愣便跪拜道:“王上千岁——大夏千岁——”
百官这一跪,绿衣红袖便跟着跪下,李云逸还不习惯这种礼节,呆呆的站着,却看到苏烟也是一副泰然自若的神情,在两人相对的一刹那,李云逸从苏烟的眼中读到了一丝一样的味道:燕孤城?正是,李云逸顺着苏烟的眼光望去,正好落在燕孤城的身上。难道燕孤城的身上真有问题?
李云逸会意,回应苏烟一个只有两人才懂的眼神。
李云逸与唐云露通敌嫌疑已解,那么接下来怎么办?
夏
(本章未完,请翻页)
王回王座上坐下,虚按双手,一挥,百官起身,夏王又说道:“白虎关大捷,幸亏有李少卿。方才侥幸取胜,今日之围已解,那么下回风国来犯,又当如何?若是四国联合来犯,又将如何?是否还能再来一次白虎关大捷?”说着,夏王微一叹气,“夏国不能一直靠侥幸存国。”
夏王此话已经点在了要害之上,却正是蒲毅仁的要害,便连连心中暗叫失算:不仅未能拿下夏明昊,还将夏明昊稳稳地扶上高位。罢了,罢了,就做个顺水人情罢了。想到这里,蒲毅仁便率先说道:“臣奏请白虎馆升格为军团,以巩固我大夏疆土。”
百官见状一齐躬身道:“臣等附议——”
李云逸与唐云露相视一笑。便示意苏烟离去,继续下一步计划,苏烟会意立即悄无声息离去,消失在人群中。
夏王对今日的局势发展还算满意,至少达成了一半目的,便笑道:“既然众爱卿意见一致,那便传旨‘白虎关升格为白虎军团,封夏明昊为白虎将军’。”夏王话音未落,似有不妥,继续道,“吾儿明昊何在?”疑惑之色在百官脸上扫过。
“启禀王上——”忽然一个侍卫快步前来,躬身道,“二殿下在求见。”
“召——”冯公公见夏王脸色,心领神会道。
“启禀王上——”夏明昊神色匆匆,“儿臣军中钱粮被劫,屯于城外大仓,儿臣久攻不下,还请王上主持公道——”
“见过二殿下——”徐远哲脸色微微慌乱,抢先答道,“都是一场误会。刚刚王上明察秋毫,还请殿下勿要见怪。一会让鲁大人归还了您粮资便是。”
鲁直被一波又一波的惊雷震得几乎灵魂出窍,被徐远哲一番敲打,似乎刚从呆傻之中缓过神来,忙说道:“正是,正是。除了大仓之中的四十万担粮食,”说着便提前一步,引着众人向两堆,“其余,均在此处。”
百官虽然身居高位,也曾听闻徐家有“金玉作池沙”的传闻,但绝大多数都不是户部官员,因此也未见过如此多的粮食银两,虽说夏国每年收归国库高达四五百万担粮食,银两也有三四百万,但大多数也只是听到一个枯燥的数字而已,而眼前却是实实在在的二十万两白银,细数竟然有四十箱银两,而另一座‘山’,竟然是十万担粮草。而且还有四十万担粮食在城外大仓之中。
数量竟然如此庞大。
“嘿嘿——”安乐侯看出百官脸色上的好奇之心,便不由心中一阵冷笑,走上前道,“昨夜一场大雪,满城覆盖白雪之下。民间说‘瑞雪兆丰年’。不想果真如此,今天就让宫前覆盖在这白银米粮之下。真是个吉兆,借这吉兆,也让众位同僚一饱眼福如何?”安乐侯说着,向夏王望去,只见夏王不知可否,安乐侯心中便有了底气,继续道,“那老夫便替王侄验看一番——”
安乐侯说着,扬手接过身边一侍卫佩刀,挥刀斩断那锁。
那锁应声落地,“嘎啦——”一声,安乐侯亲自打开了银箱。
“啊——”百官脸色大变,爆发出一阵惊异之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