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建医入堂(1/2)
适情半信半疑,用不确定的语气问夜落,“姑娘,你是说,你要用剩下的银两建一间医堂?”
“没错,建医堂,”夜落慢条斯理地细说,“穷壑生新态,寒梅带旧香,它年当记忆,有雁过衡阳。我身为医女,深藏有医者的记忆,如果有更多的医治,我就能捕捉到更多的记忆。那些模糊不清的画面会一日日逐渐清晰,终有一日,它会勾勒出我的身世,让我找回自己。”
适情点头默认夜落的观点,“姑娘需要我做什么?”
夜落抿嘴而笑,“你去找找那日在沈员外家医治的李大夫,我想和他一起行医。他通晓医理,医术理应不差。妇人生子自来凶险难测,实非医者医术可掌控。此事经后,李大夫必然名面有所损毁,身后难免招人诟病,不要误了他。我借他的地,他借我的名,各取优缺,共为大夫。”
适情会意,“姑娘放心则是。”
若说心意灵慧,适情当属第一,若说办事效率,适情还属第一。
下午出去一趟的时间,晚上就传来适情的音讯,说李大夫同意合医,具体事宜要与夜落详谈。
第二日,夜落应邀与适情来到了李大夫家的李氏医堂。
医堂坐落在风香街后的巷陌中,与若裳园不过二里之遥。医堂的四周是座落的百姓人家,各种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
入了厅堂,放眼一望,一台、一柜、一堂、两人就成了医堂的全部。
此时正近黄昏,外头喧闹鼎沸,堂内却静谧悄然,李大夫与一名小药徒各在自己的台前支着手闭目歇息。此情景果如夜落所料一般,医堂内人寥无几。
在适情的称唤下,李大夫才悠悠醒来。
两厢坐定,李大夫又认真打量了一番夜落,恭敬地说道:“小姐如此年轻却医术超群,在下惭愧。”
适情莞尔一笑,“李大夫,我家姑娘身患口疾,话有不便,由小女代为转诉。”
李大夫的脸上露出一丝牵强的笑,“适情小姐为何称呼这位小姐为姑娘?”
适情再次笑弯了眼,“姑娘为我家小姐的乳名,大夫尽可如此称呼。”说完,适情不忘朝夜落挤眼,她可不想每个人都作一番令人匪思的解释。
李大夫恍然,“原来如此。鄙人李忱闻,这是小徒六月。敢问姑—小姐如何称呼?”
这姑娘二字他实在叫不出口。
适情回道:“姑娘名唤夜落。”
相互认识后,夜落直入主题,依然由适情代言。
“李大夫,昨日所谈之事,大夫应有思虑,小女子开门见山不绕弯子了。”
“本姑娘与大夫共堂行医,所有的收银以月为记,按做事人数进行分成,医治所采用的药草、医具列入总收银内。”
“目前医堂只有四人,李大夫负责日常诊治,本姑娘负责疑难病症,所有账目细支交由适情精算。我?”最后一个我字,适情是向着夜落问话。
得到夜落确认的点头,适情继续转达,“所有账目由适情司帐,小六月负责所有药材的采收和余量统计。”
“按人均进行分配的话,李大夫拿四成,本姑娘四成,适情和六月各一成。”
“各位以为如何?”
李大夫长虑顾后,对夜落又是刮目相看。但见面前的女子年龄虽小,举止却比实际的年龄老道沉稳,做起生意也是头头是道。他不觉点头赞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夜小姐好法子。”
“小的也有份吗?”六月急切地问道,“姑娘称呼小的小六即可。请问姑娘,一成有多少?”
在医堂内,他不过是一个药徒,平常混口饭吃,拿一些碎银。如今听及银钱份额有他的份,他激动地双眼绽放着明亮的光彩,好似眼前堆放着大把白花花的银两。
适情眉眼一弯,伸出十指,道:“姐姐数给你看,如果我们一个月得了一百两银子,药材去了二十两,剩下的八十两你我各得八两,两位大夫各得三十二两。如果我们的收获更多,那我们分到的银子就更多。”
六月乐得合不拢嘴,“这么多银子?太好了!我一定好好干,多挣些银钱。”
夜落抿嘴而笑,“既然大家无异议,那么分成、分工的法子就是如此。”
“我再来说说我的想法。”
夜落望向医堂,娓娓道来:“第一,医堂小了。我出五十两银子,劳烦李大夫请人将旁边的小肆铺租进来,改入我们的医堂。”
“左右两边各增加一间厢房,成为诊间。厢房内设床榻,外置诊台,墙边放置木柜,柜中文房四宝不可缺少。身子不稳者,可安置床榻诊医,平常病者坐于诊台医治即可。所有病者之症,医治使用药方,均按年月存放柜内,成为以后的授徒良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