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太子太傅(2/2)
沈翰山脸色一拉,声音愤然,“老夫不喜这世俗之事,小姐另觅他人。”
“先生……”
夜落还待说什么,被小厮直接轰出了门。
适情还欲安慰夜落一番,却见夜落的脸上露出笑容,毫无一丝阴霾心伤之情,不由疑惑,“姑娘守了半月,只说了几句话便被赶出府门,难道心里不委屈?”
夜落笑道:“丫头,何来委屈?心里欢心还来不及。这位先生果真如传言般刚正不阿,公正无比。若是得他相助,流金岁月何愁诗赋无出!”
适情摇头,“姑娘,沈太傅并未同意屈尊呢!”
夜落不知哪里来的雄心壮志,肯定地答道:“既已相见,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来日方长。古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今日我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女子,也可以以诚感人。不怕日久,只需诚达。”
适情并不知诸葛亮和刘备是谁,但知道自家的姑娘要以恒心感动那位公正的先生,她除了支持,似乎也没有什么大道理可劝解。
沈翰山见了夜落一面,本以为这女子被赶出家门后断了念想,没成想每日依旧有门卫提交请帖,心中不觉留了一心,只问门卫府外的女子可有留语,却仍是闭门不见,返回请帖。
如此又经七日时长。
再收到请帖时,夜落仍未留语,却在请帖处工与于细致。
这份请帖与往日不同,请帖内外均以花中君子为底,画工巧妙,颜色鲜明,宛若真实花朵一般鲜活,竟不像是画作。
再看拜帖之内,依旧是写着“朝歌夜府夜落敬拜”。
拜贴的字迹与往日无异,一笔一画,犹如行云流水,优美中带着一份神秘。这种字体沈翰山从未见过,翻遍学院的书栈,也从未找到过如此独特的字体。
除此之外,拜帖内还附有一首五言律诗,只见诗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好诗,好诗……”沈翰山连连赞叹。
“好雨知时节”,这女子的用意溶于诗内,让人不觉夸赞小丫头的良苦用心。
“她若是个男儿,老夫必定助她一臂之力。”
可惜,能得他赏识的却是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女子才能再高,又能有什么出息!
赏识归赏识,沈翰山还是未能应承诗评之名。他倒要瞧瞧,这小丫头还会使用怎样的伎俩。
又过一日,夜落依旧来到太傅府外,恭敬地递上了拜帖。
谁知拜帖未入门,就见送帖的小哥儿急忙出得门来,身后跟着一名小童,疾冲冲坐着马车往别处去了。
门卫说道:“小姐,今日的拜帖是送不进去了,请小姐先回吧!”
夜落答谢门卫,就在旁边立候。
不屑多时,离府去的小哥依旧坐在马车回了府,跟随来的还有一名须发苍颜的大夫。
说是大夫,只因他备了一个诊箱,平常的人家断然不会携带诊箱。
三人下了马车,又疾冲冲往府内去了。
请医入府,莫非府内人有急症?
夜落不及多想,也唤适情从车内取来诊包,静候在门外。
等了一刻,未见大夫离场,又闻得府内乱作一团之声,夜落心知府内有人犯了难疾,遂来到门卫身旁禀明来意,“小女乃是医女,攻于疑难病症,劳烦小哥知会太傅。”
门卫先是一愣,觉得这女子为入府不择手段,如今竟然冒充大夫。
可沈太傅交待在先,门卫不敢耽搁,忙让人传话。
不多时,果然见那位请医的小哥出得门来,“门外何处的大夫,快请进门内!”
夜落上前,简单施礼过,与适情忙入府内。
急急走了一段,方来到厢房内。
一入厢房,未及多瞧,但看门第的不同,夜落就知道此房为主家的厢房。
进入门内,又见沈翰山满脸愁容地坐在厅中,方才请来的太医也站在厅中束手无策。
夜落的心里有了个七八分的光景,犯病的是主家的夫人,沈夫人犯的是疑难病症。
恰好,她擅医治。
------题外话------
流金岁月开场倒计时,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