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暗掩病情(2/2)
她本是平民家的女儿,又是家中的长女,身后尚有弟妹,一家人不畏艰苦清寒,过得其乐融恰。
文治十年时,她只有八岁,逢皇城广招宫女,父母听信乡邻言论,想要女儿攀个贵人,来日得以出头,便四处托人,最终将她送入皇城深宫。这一入宫,便是十二载岁月。贵人还未攀上,自己却将上好的年华付诸在打扫之中。如今,她也想得坦然,希望今后的生活平平安安,熬到出宫的年龄,还能和父母弟妹相聚。
说至寅时,木阴才回了寝房。
那夜医治之后,木阴的心情大好,每日得空前来探望夜落,却也帮不上什么忙。
夜落煎药时,她就在旁边看着,陪着说说话。来得早时,夜落的衣衫尚未洗,木阴见后,忙取了衣衫去洗。夜落原先还要阻拦,又不好伤了她的心意,就由了她去。
后来的每天早晨,木阴都早早地来到了夜落的寝房。
她心知夜落对圣上的药谨慎上心,也不去打扰她,只将夜落的衣服拿去洗晒,晚间时又将晒干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送回来。
木阴时常来夜落寝房的事,秋红是知晓的,她隔三差五就来找茬,说的话也是不好听。今日说“蠢货就知干傻事”,明日道“不知主子是谁”,说来道去,木阴只低着头不理她。
夜落也不知道她究竟是说给谁听,自己若是在意,便容易触犯宫中的规矩,也未曾深究其意。
入宫的日子除了这些事情发生外,夜落实在想不出还有别的事情。
又诊了几天的脉,调整了药方,文帝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
虽说他的精神势头见好,容易让人误解病情趋于好转,可病势之后的凶险只有夜落心知肚明。
此时的文帝受不得一点刺激,也不能经受操劳,否则,气血逆行,毒素攻心,将心竭而亡。
若及时找出这下毒之人,阻止其继续毒害,也许还可拼力挽回一命。
绕了一圈,所有的疑问又回归到起点,这种结果让夜落有些焦虑不安。
她想了又想,决定还是从食饮着手观察,很快,她便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每餐上菜,彩霞使用银针试毒,试的都是盘边的菜。试菜完成后,卢公公试吃,夹取的也是近盘边的菜。卢公公试吃无恙,由于春负责将菜夹于文帝的金碗中,他夹取的却是中间的菜,几乎每菜如此。若是有人在菜中间下毒,盘边的菜却完好无恙,银针自然无法试出。
可有一点令夜落的怀疑难以立脚。于春夹取中间的菜,用的也是银筷,如若下毒,银筷自然色泽有变。
文帝的每餐食数共十六品,每品只食几口。宫中规矩,食不过三,每样菜品的夹取均不能超过三次,剩余的菜全部由彩云收入盒中,带回御膳厨内。
夜落曾问过木阴,陛下为何不将未食的佳肴赏食宫人。木阴告诉她,自春分后,文帝进食的菜品由彩云收回,宫人们不许分食,如今已成惯例,乾坤殿内的奴才们不再奢求赏食。后宫嫔妃却并非如此,所剩残食一应同前,赏食给本宫内的大小奴才,以效主子的优待。
夜落斗胆猜测,之所以文帝的残食收回,是因为春分开始有人在饭菜中下毒,每份菜品均将毒下在盘中,至于为何银筷无法变色,若不是所下之毒无色无味,就是银筷有问题。
为了查清楚事情的始末,夜落不得不尾随彩云身后,亲眼看她处理陛下用过的膳食。
趁无人之时,夜落取出夹菜的银筷和残留的食物一一进行检查,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
食物没有下毒的迹象,银筷也没有问题,是正儿八经的纹银锻造的筷子。
正在夜落灰心丧气时,厨房外传来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夜落忙躲进橱柜的一侧偷偷观看。
只见一个衣着黑色葛布箭衣的小太监偷偷摸摸地进入了厨房内。
他四下环顾了一圈,来到陛下食用的餐盘残食前,拾起夹菜的银筷仔细地查看了一番,又在手中掂量几下,最后放下银筷离开了御厨。
夜落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更加的茫然。
晚间时,于春又来到偏殿的门口。这次,他没有偷偷摸摸地张望,见着夜落,在门口恭敬地施礼。
“于公公无需客套,请进!”夜落请于春入殿落坐。
于春也不坐,开门见山说道:“下午见着夜大夫实在有些意外,看来大夫与奴才所想一致。奴才有一事想告知大夫,此银筷非彼银筷!此银筷偏轻,与先前那副重量有所不同。”
夜落问:“你的意思?”
难道说,以前是通过食物下毒,而现在却是以另一种方式下的毒。
于春并不作答,只道:“陛下得知大夫追查下毒之事,特令奴才转告大夫,不必做那徒劳无益的事,请大夫尽快想出解毒的妙方才是正理。”
送走于春,夜落暗自苦笑。她不过是一个医女,何需做那验毒的事!她能想到的下毒途径,身为万千威仪的帝王又怎么会想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