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请君入瓮(1/2)
凤万青说话慢条斯理,语态自带威严。
此时的他开口,定然已经看清了事情的要脉,明理装作不知情,实则顺水推舟,接了宣皇后的好戏。
都夸凤司徒年少英才,身为将门之后,凭一己之力坐上文职首位,实力与才能不容小觑。
果然,有人开口接话,说道:“那就得问问清幽宫的成妃了。”
说话的人声音异常地冷峻,这份冷将秋日的燥热也压下去几分。
云行期与夜落大惊,纷纷转身看去,眼中的神情恍惚不信,他们看见了一张此生都不希望看见的脸。
那张脸冷如寒霜,他仰起的头和讨债的神情好像别人欠了他的千两黄金。
云宏志一身戎装,手握大刀,风尘仆仆地踏入了乾坤殿,军甲沉重的声音沉闷地响在殿中,将殿内的空气凝锁成一股沉闷的压抑。
云行期从见到他开始依旧保持一脸惊愕的神情,像是不认识面前的这个人。
“你是,襄王?襄王不是奉旨平反了吗?如何会在宫中?”
云宏志瞥了一眼云行期,嗤笑道:“本王未曾记错的话,冀王应在禁闭之中,为何冀王也出现在宫中?”
云行期身为皇家之子,见多了尔虞我诈,心态比平常人老练稳重。
事发突然,他隐约猜到了一些事情,立即调整了心情,又像一个翩翩美少年,慢悠悠地摇着折扇,“父皇龙体欠安,襄王与四弟又有军命在身,我乃闲人一个,自然得来尽尽孝心。”
云宏志也不看他,只冷冷地说道:“皇子尽孝,理应如此,本王身为陛下的长子更是责无旁贷。”
云行期大声笑了几声,讽刺道:“襄王从千里之外的余娥赶来京都,一骑绝尘,无人可敌,真是孝心满怀!”
余娥至京都路途千里,快马加鞭也得两三日,关闭宫门却是这两日的事情。宫门关闭,任何人无召不得出入,可襄王却入了宫。这足以说明一件事,襄王在关闭宫门前就已入宫。
云宏志踏入殿前,不想与云行期作斗嘴之争。
他向宣皇后行了礼,“母后,若要查出夜女毒害陛下的指使之人,还需请成妃入殿。”
云行期心里虽有猜测,听见时仍惊愕不已,“襄王这是何意?”
云行期也不看他,依然仰着一张脸目空一切。
“待成妃入殿,冀王不就知道原委了吗?”
云行期的面容依然平静似水,握着夜落的手却禁不住颤栗。
夜落怕别人看出端倪,身子紧紧地贴在云行期的身边,将他的手握在手心。
“请成妃入殿!”宣皇后接了好戏,自然着急着演下去。
说是迎请,可派出的却是原先羁押夜落的卢公公和护城军。
此刻,夜落的双眼清澈如水,那一道道纠缠不清的丝网瞬时清晰明亮。
记忆有云: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此为连环之计。
云宏志靠着冷峻的外表生活了十余年,不曾做过德体尽失的事,夜落只道自己跟他有过往,他恨不得要了她的命,从未想过他想要她的清白。他既然不是一个鲁莽的人,那掳她一事就是在施计。
襄王施横看似在自废名誉,夜落实在想不通他为何要这么做。
冷天疏犯隐疾的事情却很好理解,夜落成功医治他,盛名远扬。医治的事又大势宣扬传入皇城之中,既让身中药毒的文帝知晓,引夜落入宫,又让夜落成了冷天疏的眼中钉。
襄王早已知晓夜落与冀王亲近,夜落入宫,冀王不会放其不顾,寻得机遇,必然入宫相伴。
官匪之斗,敌军兵临城下,种种的反乱不期而遇,迫使文帝下召恒王征战,公主和亲。
如今恒王被掳,京中少了文帝最聪慧得意的皇子,身后施计的人就可为所欲为。
宣皇后护女心切,必然想尽办法阻拦和亲。她想的办法,就是与这身后之人达成协议,刺激文帝,使其昏迷不醒,将文帝中毒的原由嫁祸于夜落。
夜落只是一个医女,无权无争,没有下毒的动机。但若是有人作证,指明冀王和清幽宫指使夜落下毒,这个理由就合情合理。
此时身处京都的只有云行期,帝王病重,国事覆没,冀王此时入宫,说是尽孝,谁人又信?
绕了一个如此的弯,施了这么多的计策,夜落怎么也想不到,他们施计的最终目标不是文帝,不是她,而是清幽殿的成妃和如今的冀王。
好一处瓮中捉鳖!
想透这一切,夜落的手逐渐冰凉。她紧紧握住云行期的手,发现他的手和她一样的冰凉。
未过多久,卢公公在外通报的声音响起,“成妃到!”
夜落返头看去,只见一个身着淡绿色衣衫的贵妇人盈盈步入了殿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