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桶金(2/2)
这几月,李白勤加用功,藏书阁的书籍已经看到了第三层。亏得他过目不忘,虽没有吃透藏书阁中书籍里的深刻意义。但在李白一目十行的超群记忆力下,只要是他看过的书他都能复述出来。
李白努力着攻读诸子百家的著作时,大唐朝廷却不太安稳。
自从大唐的则天圣后去世。应天皇帝李显和顺天皇后韦氏,共同掌管着大唐的天下。
李显皇帝可是一个‘大肚之人’,做了皇帝后,对自己同甘共苦的皇后娘娘百依百顺。又纳了才女上官婉儿为婕妤。
有一天,李显皇帝召令武三思进宫,他就与韦皇后、武三思玩儿起了游戏。
可是玩儿游戏就玩儿游戏吧,偏偏武三思色胆包天,偷偷地与韦皇后通了奸。
这还不满足武三思,又与上官婉儿滚到了一张床上。
有些官员知道了武三思和韦皇后、上官婉儿的奸情,写了密奏告知李显皇帝。可这皇帝不知是怎么回事,却迟迟不肯处置他们。还封了武三思为德王。
好景不长,韦皇后的野心日益膨胀。有则天圣后称帝的榜样在,她联合着自己的女儿李裹儿,谋害了李显皇帝,想要自己当天下共主。
兵荒马乱,大唐不再安稳。好几路李家封王都想要把韦皇后拉下马,自己当那使亿万人臣服的至尊皇帝。
战乱过去了一月有余,消息传到了剑南道绵州,昌隆青莲乡。
李白的家园青莲乡,人心惶惶的。有些百姓匆忙的收拾着细软珠宝,想要离开这里找到一个安稳的所在。
聚贤书院,李白和学子们吟诵着《礼记》。突然有一人闯进屋里,焦急的说道:“徐夫子,朝廷乱了。咱们赶快离开这里吧!不知道那些叛军,何时能打到这里!”
“什么!赶快收拾东西,我们离开这儿!”徐老夫子见到是驿站的承驿吏,赶忙对学子们说道。
承驿吏是专管报信的官员。此时他出的出现,使得聚贤书院乱作一团。有的胆小的学子,此时吓得都哭了出来。喧闹声,板凳、桌子的倒地声,在书院中响起。
李白缓缓地站起身来,在这几个月品读圣人经典的影响下,他的气质不在吊儿郎当。
此时李白轻呵一声,压下了众人的喧闹,从容不迫的淡淡一笑道:“唐有天下,民归心久矣!则天圣后治理天下,终还政于李家。韦氏叛逆,上无皇亲追随,下无百姓拥戴。乱事不能持久。大家安心读书吧!”
李白说完话,赵良站了起来。满脸鄙夷,嗤笑的说道:“国家大事,岂是你一个黄口小儿能乱言的。夫子让我们走,你何必那么多废话!”
赵良讲完,目视着徐老夫子,拱手一礼,开口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道:“夫子,请您先到我家,我家中粮食充足。支撑一年的时间没有问题,到那时估计乱事就结束了。”
老夫子微笑的说道:“这样也好!”
此时,李白淡淡一笑,再次分析道:“诸位请听我言。高宗仅留下的皇子中,唯有相王性情宽恕厚重,对人谦恭谨严,安静恬淡,不喜爱竞争。在则天圣后时期没有遭到毒手。现在韦氏作乱,能得天下者定是相王。我相信不出今日,天下就会安定。”
哈!哈!哈!
屋内哄堂大笑,那胆小的学子擦了擦眼泪,也跟着笑了起来。
“李白,李太白啊!我不得不佩服你的异想天开。还今日就能平定战乱,你怎么不说现在就能安定!”赵良讥讽道。
李白淡然一笑:“你若不信,我也无话可说。”
“呵呵,若是今日战乱能平定,我愿奉上十两黄金。李白怎么样?敢赌吗?”
李白眼中精光一闪,他家中虽然富有,但每日给的零花钱却是很少。李白听到有白拿的黄金,怎么不愿意要?
“李素,今天相王真能称帝?”脑海中,李白向意识里的李素问道。
“放心吧,准没错!”李素笑呵呵的说道,“这赵良真是你的送财童子!”
李白能说出相王能称帝,得益于李素给他讲的大唐历史。
“赵良,这赌我跟你打了!”李白嘴角弯出一个迷人的弧度,双手扶着桌子,目光炯炯的盯着赵良。
李白二人击掌为誓,接着就坐了下来。
满屋子的人盯着李白和赵良,现在也不着急逃跑了,纷纷安静了下来。
大概一柱香的时间,聚贤书院的屋子又被敲响。
徐老夫子和学子们紧盯着屋门,一个精瘦的男子走了进来。原来是驿站中的另一位承驿吏。
这男子被数道目光盯着,顿时感觉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他装作若无其事的说道:“朝廷公文下达,相王登基为帝,诸位可以安心读书了!”
哗——
屋内又一次喧腾了起来。学子们看向李白,眼中含有尊敬、崇拜、兴奋……
坐在椅子上的赵良,脸色像吞了苍蝇一样难看。他没想到,真的让李白说中了。人生的大起大伏,真的是太刺激了,他如是想着。
“赵良,赵善长!”李白轻呼着在一旁发呆的赵良,笑眯眯地说道,“十两黄金,我可要的是足金的!”
赵良在众人的目视下,不敢反悔。苍白无力的脸上,滴滴汗水落下。他有气无力的说道:“十两黄金我会一分不少的给你。但我身上没有带着,等明日取来给你!”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