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天地无情,落水刍狗(1/2)
雨河的景色,向来是美的。
绕着江南的山岗盘旋,旋了有一阵了,便化作春风,吹起波澜的河面,再吹起河边的杨柳,吐露新芽,再吹到那些舞弄笔墨的书生手里,是说——
春风不度佳人笑,雨河一抹浅清消。
枫守顺势抹了抹胡须,恍然又发觉,自己不过弱冠之年,又何来胡须呢,大概是方才那两句带入了,自比是个什么老学究的人物了罢。
他笑了笑,过了桥。
不知名的桥看上去有些年头,最起码,枫守有印象起,它就一直在这里,承受着风吹雨淋。
青涩的砖有时会损坏,有时又磕掉了一块,缺缺巴巴的,让人想到老人家那一口牙,也是歪歪缺缺的。
兴致来了,会有胸怀笔墨的诗人打着吟诗作对,会问这桥的名字。
小摊小贩没读过书,再说了,桥能过不就行了吗,还要个什么名字呢?
被问得急了,便会摆摆手,指一指远处升起的炊烟:
“去那问吧,去那问吧。”
老一辈的人,支支吾吾的也答不上来,又不想失了面子,便会说桥的名字与河同名。
于是诗人乘兴而去,称赞起雨桥来。
轻轻摸了一把,经历了冬天的桥身摸着有些冰凉,枫守摸了一会,便收回来,转而用身子靠着,瞅着桥对面的小摊小贩。
来来往往的人流,很是热闹。
小贩的叫卖声,咕咚咕咚拨浪鼓的把玩声,再有孩子嬉戏打闹、大人在讨价还价、争相混杂声,早些年的时候,枫守见过一幅画,是叫做“清明上河图”来着。
现在再看,这画上的生活,倒是与江南别无二至呢。
他轻笑着,饶有兴致的看。
又看到一个窈窕的身子,从远处的巷子里走出来,一开始还有些不拘小节的,等见着了人,方才端起身子架子,施施然的走。
瞧着没人了,又会缓一缓,红色的袄披在身上,枫守眯了眯,看着眼熟。
末了,他又哑然,原来是一早出门的迟钰。
不过迟钰显然没有发现他,枫守乐得开心,隐匿在人流里,看她从寂静走进喧嚣,赔着笑跟那些不熟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打招呼。
迟钰嘴角扯着笑,刚附和完一位不知道是谁的人物,紧跟着又来一个,脸上陪着,心里在不停的骂着枫守。
好好的认识这么多人干嘛,认得过来吗?
再想到过年,过年的时候,这些人估计还得上门拜访一阵,又要麻烦不少,不过那个时候,被麻烦的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枫守了。
想到这里,她便幸灾乐祸的笑了,心里阴阴地揣测。
走路走得腿疼。
昨晚的绣鞋,出门的时候她倒是记得换了,可这鞋子新得很,穿脏了一会就会心疼,还不如以前的旧鞋子呢,破烂归破烂,但起码,坏了她不心疼啊。
不过该说不说,这鞋子确实是好看,青色的留边,缀了几朵桃花做表,显得干净。
她寻了个阴凉地坐下,顺手的,还抄了把椅子。
“小二,倒茶!”
目光随意的扫,她知道这是到了街上,来往的行人川流不息,热热闹闹的,给这料峭的春风,添了几抹暖意。
她喝了口茶。
呸,真难喝。
这老板是不是用了什么劣质茶啊,味道重且不说,偏偏还混了一口奇怪的甜味。
迟钰皱了皱眉。
目光一扫,扫到了孤零零的桥墩。
那是……?
枫守?
她定了定神,暗道一声冤家路窄,想不到自己就是出来一趟,还被人给逮到了。
一想到自己大清早的就偷偷溜了没去吃饭,迟钰有些做贼心虚,再瞟了瞟枫守的方向,发现他在跟边上的小贩交谈着,心里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没发现自己。
这下茶水难喝她也顾不上了,拾起边上的油纸伞,灰溜溜的打算回去。
还留下了三文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