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独骑闯山(人物介绍)(2/2)
“没带钱,快滚!”
汪守泰一笑朗声道:“送钱,如何比上送平安。”
“哈哈……”山上一阵乱笑。有人喊道,“俺们不要平安,不服来霸王山试试。”
汪守泰也大笑道:“霸王山与本官何事,本官送的是你们在歙县的平安。”
“……”
一会寨门大开,人马是一溜排开,汪守泰,真是稳如泰山,面带笑容,动也不动。
“什么叫歙县的平安?”不知道是几当家的先问道。
汪守泰一伸手,从怀里掏出来二个牌子扔了过去。
有人伸手接过,送给中间一人,应该是大寨主,看了看,又让所有人看了看,白看,不识字。不由挠挠头说:“朋友,这是个什么牌子。”
“不知道没关系,你安排二人,带着牌子进歙县不就知道了。”汪守泰很是自信。
大寨主真不是混人,真是混人,王玉立,早就没命了,真派了人进城。
什么牌子,衙役牌,而且是挂名的班头牌子,相当于,二个公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局的挂职副局长,行走在歙县大街上,这与以前,夹着尾巴,偷偷摸摸,完全是天壤之别。
二位回来之后,那是神气飞扬,而且还顺回来不少好东西。
大寨主绝不简单,连试了四天,进城了八个人,全是土包子,坐洋车,权利的感觉,永远都是这么让人难忘。
于是汪守泰,不费一枪一弹,不花一两一文,还是霸王山的向个当家的将王玉立,给送进了歙县城。
真是豪气的汪守泰,直接将那五十两赏银,送给了霸王山。
这操作,绝对超一流。
于是这位,被歙县人民,尤其是对汪家大院认定为收黑钱、索贿赂、上下串连,鱼肉乡里的汪守泰,现在正在向于玉立敬酒。于玉立越听汪守泰的事迹越是感觉找到了人才,于是走之前说:“汪后贤,任何时候都欢迎到金坛于家。”
没过三年,被汪守泰私自放走的惯偷,再进宫,而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供出向汪守泰花钱买出狱的事。
汪守泰在县衙门的支持下被歙县人民清算了,当天他母亲就气死了。气死前告诉他,他不配,也刚好不是汪老六的后人。
于是汪守泰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出身,他跑到荆州府江陵县荆江湾一带找了一年多。
他再次南下之时,就直接到了金台于家,别说歙县汪,就是生养他十几年的汪畈也没有回去过。
于玉立真可谓盛情款待,酒席之中,常常叹息,自己出京之后,对京中事务一概不知。
“于大人,如大人不嫌弃,吾乐意为大人做京中之耳目。”汪守泰其实早就听出来了,只是忍到现在已经不容易,预计再不提出来,于玉立就要赶他走了。
“士克,你聪慧过人,但这名和字都不好,守则持,泰则高,持高克士,京官几尽进士,此名,难于其相处,再加上你歙县之事,吾也有耳闻,改叫文言吧!至于字,以后再说。”
名烁天下的,汪文言,正式出世了。
——————————
于玉立,官授刑部主事,后调任员外郎。东林党重要成员
据《明史》记载,万历二十年,于玉立”疏陈时政阙失,言陛下宠幸贵妃,宴逸无度,……数年以来,问安视膳、郊庙朝讲一切不行。至边烽四起祸乱成形,犹不足以动忧危之情”等等。皇上阅后大怒,革去他的官职。于玉立回到金坛后,与东林党通气。东林党的政敌们便说于玉立遥控朝权,幕后策划,以是诟病东林。于玉立在家乡住了很长时间,曾多次被同僚推荐出仕,但均被于玉立婉拒。天启年初,于玉立已卒,朝廷赠封其尚宝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