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东窗事发(2/2)
回到宫后,皇上身边的小贴子就过来宣旨了,本来大封一事要等到月下旬,但是柳月新之死,误打误撞,到让皇上提前下了旨意。当然这里面肯定也有皇后的手笔,柳贵妃嫡亲妹妹刚死,后宫就大肆封妃,一片喜庆,这也是在打贵妃的脸面。能让贵妃不顺心的事,皇后自然愿意做。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秦氏之女秦云深柔佳淑顺,风姿雅悦,着即册封为从四品德仪。”云深知道这个投名状交上之后,皇后必定会给自己一个不低的位份,但德仪的位份还是有些出人所料,毕竟族妹小李氏只是正六品嫔位,看来小李氏勾引皇上这件事在皇后心里还是留下了疙瘩,以后想要再获得皇后的信任,怕是不可能了。
云深接旨后,浅笑着朝贴公公走去。这贴公公虽然年纪小,但是做事却很有分寸,把握的度。是皇上贴身公公刘公公的小徒弟。刘公公对他也是极尽宠爱,把他当儿子培养。皇上身边的自然是要好好巴结,这贴公公凭着师父的身份,后宫中人也是给他几分薄面的。
“云深初入宫,还望凡事公公能指点一二。”云深这一躬鞠的也是恰到好处,既体现对公公的尊重,又不会贬低自己的身份。“这是家兄外出游学的时候淘的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儿,还望公公不嫌弃。”贴公公有多打量了云深几眼,皇上身边的人做事都格外谨慎,收受好处一旦被发现,那也掉一层皮,没得再讨得皇上的厌恶,更是得不偿失了。但这秦姑娘送的真是极为有度,并非银钱,并且宫中缺的也就是稀奇玩意儿,这个情自己得承。笑容不禁深了几分:“秦姑娘见外了,奴才还要赶着去锦荣宫传旨呢,那位陈小仪可是很得皇上的欢心呢。”说完,看着云深陷入沉思,便转身走了,这位德仪是个聪明的。
贴公公这句话也说的较为隐晦,这位陈小仪家父是从五品宗人府副理事,这官位虽不高,但这职位还是不错的,谁家没那么点腌攒事,少不得上下打点,这个职位倒是很有油水。后宫一向联系前朝,皇上宠爱陈姑娘,一入宫便封了从五品小仪,恩宠极盛,也是给足了陈家荣耀,这一次封妃,前朝又要重新洗牌了。
到了晚上,皇上封妃的旨意已经满宫皆知。左丞相之女晋为德妃,居朝阳宫。礼部尚书之女晋为淑妃,居春阳宫。加上之前晋封的右都御史之女贤妃,居月华宫,四妃之位已经齐全。柳月新若还在,位份一定不会低于从二品,只是尘埃落定,柳家也再难从中分一杯羹了。毕竟是柳家嫡女,皇上为了安抚柳家,赐柳贵妃封号宜,意为雍容大度,和顺温婉,并赐其协理六宫之权。
这一局下来,看似皇后和宜贵妃各有所得,实则皇后才是真的受益人,不费一兵一卒,便断了柳家的后路,又为自己选出了棋子。宜贵妃无所出才是大事,没有皇子,柳家再硬气,又能到几时。就算皇后和小李氏生了嫌隙,但是小李氏作为一个生子工具还是很好用的,并且不管她将来听不听话,小李氏一定是活不成的,皇后绝不会容下她。
“嬷嬷,这次宜贵妃痛失嫡妹,皇上这点小恩小惠怎么可能满足的了她。”皇后褪去一身华装,简单的绾了一个髻,随意的坐在床边,却又不失华贵。此时皇后宫中,众宫女已退下,只剩下青嬷嬷和花嬷嬷,花嬷嬷是皇后的奶嬷嬷,从小就亲厚,青嬷嬷也是从小就选着陪嫁的嬷嬷,这两人是皇后最信任的人了。
“柳家势必还会再送人进来,断了柳月新还会再来第二个。”说着皇后抚了抚额。花嬷嬷和青嬷嬷对了个眼神,便上前说道:“老奴这里有个好消息,或许可以解决皇后的忧虑。”
“嬷嬷只管说。”皇后的眼神亮了亮,她当然希望有个一劳永逸的方法。“奴婢当然去看柳月新的尸体,柳贵妃一直拦着,各种理由不让查看。老奴觉着必有蹊跷,最后和青嬷嬷商量着,终于看到了尸身,娘娘猜,老奴发现了什么?”皇后看着花嬷嬷神采飞扬的样子,便知这个消息肯定不一般:“嬷嬷快别卖关子了?”“老奴发现,那柳月新已非处子。”“什么?”皇后激动一下打翻了茶盏,这个消息实在太震撼,也势必对柳家造成灭顶之灾。
柳月新身为秀女,那就是皇上的女人,无论是否能选上,都要让皇上先挑。现在却私下与人苟合,柳家将一个破鞋送给皇上,此事说大了,就是在打皇上的脸,打皇家的脸,柳家这是自寻死路。
“花嬷嬷,明日宣本宫母亲觐见,这件事影响的可不只是柳贵妃,后宫局势将更加晦暗不明,前朝又要重新洗牌了。”
皇后脸上还挂着浅浅的笑容,又夹带些忧心。“老奴省得的,娘娘别担心,这件事只会为娘娘带来丰厚的利益,以后看宜贵妃凭什么在娘娘面前做大。”
皇后应了应,从宜贵妃拦着人检查柳月新的尸身,就明白宜贵妃已经知道这件事了,看来今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除却已封的四妃,还有两位从二品的王昭仪和赵淑仪,正三品的杨贵嫔,从六品的孙才人和卢美人。后宫充盈,明争暗斗这才拉开帷幕,而宜贵妃在一开始就被踢出局了。
后宫一派祥和,这是建立在雨露均沾的基础上。从这一批秀女入宫,皇上一改以往作风,独宠陈小仪,后宫波涛暗涌,皇上似乎对这种争宠多爱视而不见,或者说是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