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和亲将近(1/2)
“母亲,女儿和妹妹也好长时间没见了,今晚就让妹妹和我坐一起吧。”云深还想好好问问妹妹心上人的事情,有些事情不好意思和母亲讲,但妹妹自幼和自己亲近,跟自己讲讲总是可以的。毕竟女儿家的清誉最重要,自己可要好好叮嘱一下妹妹。
“这样会不会不合规矩。”母亲还有些犹豫,毕竟宫妃和大臣的家眷是分席而坐的。
“母亲放心吧,皇后娘娘会准的。”说着便拉着妹妹的手朝自己的位置走去。
今晚的宴席十分盛大,宫殿里十分热闹。大臣们都已经到了,女眷那边也是欢笑声不停。皇上皇后都还没有到,来的宫妃中位分最高的就属淑妃了。宜贵妃现在学着贤妃,早都不再过问后宫事宜,宫宴也多数是以身体抱恙为由不参加。德妃身子还没好,不能见风。只有淑妃早早地就到了,但淑妃一直都是面上淡淡的,平静地坐在那里,也没有和周围的妃子交谈两句。大概还在因为皇上宠幸萧顺仪的事情暗暗生着闷气。云深就自然的转头去看了看了淑妃的父亲礼部尚书,他的兴致也不高,自己一个人小酌着酒。
云深不禁好笑的摇了摇头:“这对父女倒是挺默契。”
“姐姐,你在笑什么呢?”云温忍不住问一下,从姐姐进宫殿后,就一直心不在焉的。
“姐姐在想你的心上人是谁呢?”云深看着娇羞的低下头的妹妹,“要不要姐姐帮你去打听打听。”
云温听到后半句,赶紧摇头:“姐姐这事不用你操心啦。你还是想想早日诞下皇子吧,这样母亲也少为你担忧了。”
少女怀春的心思云深还是懂的,知道妹妹脸皮薄,便也不再打趣她了。云深总觉得有一道浅浅的视线在自己身上流转,带着打探究量的目光。但想想自己不过是个四品妃,又不受宠,实在没什么好让人惦记的,但还是忍不住去寻找一下究竟是谁。
云深转头向男宾席看去,正好和德亲王的目光对上,德亲王也正好抬头看着她。云深有那么一瞬间的慌了神,毕竟德亲王的目光太深邃,感觉将人的心思一览无遗。而眼神中又隐隐地带着一丝讥诮,这让云深提高了警惕,今晚可以是自己和德亲王的第一次见面,上次只能说是自己偷窥。难道他已经知道柳月新是自己所杀?如果是这样,那么他已经洞穿了自己已经知道了他和柳月新私相授受的秘密。他却仍然按兵不动,这个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德亲王转而向西华太子敬酒,脸上的笑容恰到好处,温柔无暇。差点让云深以为刚才那一瞬间不过是错觉。云深收了收心神,这场宴会绝不会如表面这般平静,自己要小心应对。德亲王看自己的眼神是嘲讽甚至有些阴鸷,而刚才的视线只是打探,绝不是同一人,那么刚才究竟是谁呢。
今天母亲和妹妹进宫看望自己,自己有些开心地过了头,失了警惕。刚才和德亲王的那一对视,已经占了下风,今晚绝不能再出错。王昭仪今晚会在宫宴献舞,能不能重获荣宠,就靠她自己了。
“皇上驾到,太后娘娘驾到,皇后娘娘驾到。”门外的太监尖着嗓子通传着,这场宴会现在算正式开始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娘娘千岁千千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皇上搀扶着太后缓缓走来,皇后紧随其后,而最引人注意的就是站在皇后身边的林贵人了。以她的位分,能和皇上一起出席,真的是恩赐了,看来林贵人真的不一样了呢。
众宫妃虽然不甘,也无可奈何。毕竟林贵人的资历不是她们能比的。所有人都行跪拜礼,毕竟这是国宴。怎么都要展现出北宁国皇上的权威。西华太子和使者不用跪拜,以他们本国礼仪参拜皇上,表达对皇上的尊敬。
皇上扫了一跪在地上的众人,深深的满足了皇上的虚荣。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不被先皇喜爱,能登上皇位,太后和李国公府功不可没。想到自己那不愉快的童年,就把这一切都归咎到德亲王身上。
宸贵妃受宠,子凭母贵,德亲王是众皇子中最受先皇疼爱的。若徳亲王是个愚笨的就算了,但他自小聪颖,在政事上有时又有着独特的见解。
先皇四十四年,清平县发生严重蝗灾。蝗虫吞食农田,百姓因粮食短缺而饿死,饥荒大规模爆发。朝廷及时拨款赈灾,但效果不佳。灾民饿死的消息不断传来,皇上雷霆大怒,众大臣束手无策。自古赈灾都是一个难题,灾款下放,官员层层剥削,最后落到灾民手中的所剩无几。
官官相护,并且灾款经手官员众多,贪污官员根本无从调查,几乎都有从中分一杯羹。况且救灾救急,皇上在这个当头,根本没有空闲去调查灾款去向。等救灾结束,证据早都销毁了。
已经及冠的皇子们都尽可能的推脱这件事,毕竟这是个烫手山芋,没有人愿意接手。若是处理的好了,是会让皇上另眼相看,可这事又哪是那么容易处理的。皇上大骂皇子不中用,连太子也以称病为由几日没上早朝了。
就在这时,当时的六皇子也就是徳亲王主动请缨,并立下军令状。正在众皇子等着看热闹的时候,灾情已得到控制的消息的传入京都。皇上龙颜大悦,封六皇子为郡王,赐封号德。德郡王却将功劳都归于帝师。
这次救灾兵分两路,一方面由帝师去调查第一笔灾款的下落,皇上一直对帝师尊敬有加,最重要的是信任,皇上十分信任帝师,所以这件事应该交给帝师并且必须交给帝师去做。这样可以收回大部分的灾款,官员看到是帝师在调查,便知道这件事无转圜的余地,皇上是下定决心惩治官员。不少胆子小的官员,都悄悄把灾款退回去。
当然帝师在这方面也雷厉风行,不少官员还来不及擦掉痕迹,就已被帝师掌握罪证直接拿下。另一面可以起到震慑作用。德亲王亲自护送灾款直接到灾区,官员既没有沾手的机会也不敢再沾手。灾荒严重,当地官府开放粮仓。等少数灾民恢复体力便可和官兵一起捕蝗,增加捕蝗力度。
为了调动灾民的捕蝗热情,捕一定数目的蝗虫就可来官府换粮食或者银钱,一切根据灾民的需要自己决定。这样的结果是,灾民都积极投入到捕蝗的行动中,灾情得到明显控制。并且灾民手中也有了积蓄,如此良性循环已经形成。这件事情到这里便可以落下尾声。
众大臣惊叹德郡王的智谋,先皇也连夸不愧是自己的儿子,倍加赏赐。德郡王不仅有智谋,而且对政治十分敏感。指派帝师去调查灾款这件事就可见一般。灾款收回了多少能收回多少这件事帝师去做可以,而他做就不合适。
他是皇子,虽说先皇疼爱他,但皇上都是多疑的。谁知道哪天先皇会不会怀疑他中饱私囊,如果再听到些风言风语,说都说不清,赈灾的功劳不仅白费了,并且会适得其反。然而德郡王却将这件事处理的堪称完美。德郡王也由此获得了众多大臣的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