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藏在小镇里的风(1/2)
月儿似乎都暗淡了。
小镇上的花灯争相散发出迷人的光亮,有飞在空中的,挂在屋檐的,吊在孩童手里木棍上的;树上,地上,水里,到处都是。
花灯节,乾安镇在这个举国欢愉的一天里,将自己打扮得犹如出嫁的姑娘,人人都爱这个小镇,人人都爱平安的生活。
他们把对明年的期盼,对亲人的祝愿写在花灯上,等待着吉时来临,将花灯升入天空。
在此之前,他们可以在灯红酒绿的街上四处游玩,吃,喝,无忧愁的玩乐,不管是有钱的,没钱的,欠钱的,家庭和睦的,不和睦的,都将忘记一切不快,融化在节日的氛围里。
人人都是这样过。
但长风不这样过。
他是孤儿,丢了小时候的记忆,只记得有一天醒来,在一艘船里躺着,飘在海上,他漫无目的地挥动着幼小的手臂划呀划,来到了这片陆地。
便在这登陆的海崖上安了家,一个人生活。
他找镇上先生摸过骨,先生算出来了他的年龄,到今日应该是十六岁。
来这镇上十年了,六岁之前的事完全记不得,不过砍柴做饭搭房子这些生活技能,倒是好像学过似的,轻车熟路。
他就住在这海涯上,渔夫出海是不会来这边的,因为涯下面就是海,太高;孩童玩耍不会来这边,太危险,父母不让;小贩卖菜也不会来这边,因为这边就住着长风一户人,而且他穷。
不过,风景很好,站在长风的门前,日月星辰与大海,都在一张纸上。
还有一颗树,那是长风登陆那天就种下的,到现在已有三个成人那么高了,种子是长风的船上一个小盒子里装的,长风不知道它是什么,从哪来,种了有什么用,不过,这似乎是除了那条小船和身上的几块破布之外,唯一的六岁前的记忆痕迹了。
镇上的人都说长风是孤儿,长风也暂且就当自己是孤儿。
在给镇里人出力帮工的条件下,镇里人也养活了长风,到今日十个年头,长风也从当年那个瘦弱的小身躯,变成了如今的高大健壮的少年。
模样也越发的英俊帅气,镇里人都奇怪,长风住在那地方,海风吹,烈日晒的,一点也没变黑,肌肤却一直很白,也没生过什么病。
真是奇怪。
但还是就这样过了。
那么今晚,长风怎么过的呢?
他花了一百枚铜板,在镇上买了一盘烤肉和一壶酒,在他的树下坐着,坐在他自己搭的石桌旁,还有一个位置,是留给某人的。
海崖的月亮,和乾安镇的月亮比起来,要亮很多,也更显得长风家的清幽。
长风家,和乾安镇,是两个世界。
长风歪着脑袋,手指敲击着石桌,算着月亮的高度。
“他差不多该来了吧?”长风喃喃道。
此时,一串笛声响起,温柔中带着一丝凄凉。
长风回头,漏出了阳光又让人舒服的笑容,说到“刚刚好。”
一个全身覆盖着黑色斗篷,头上戴着斗笠,背后背着一把长刀的人,此时正坐在长风的屋檐上,吹奏着一支笛子。
长风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
良久,笛声戛然而止。
“很凄凉的故事,曲中人可是你?”长风眼睛仍闭着,但开口问到。
黑衣人跳下房檐,坐到了另一个石凳上。
“不,讲的不是我,我的故事,又是另一个曲。”黑衣人摘下黑色面罩,很自然的倒了一杯酒,继续道“讲的,是另外一个人。”
深邃的眼眸看向长风。
银白的月光照亮了那张脸,满是刀疤,棱角分明,煞气凌人。
不过长风就好像早就习以为常了,也给自己倒了一杯酒,随即一饮而尽。
“至少,那个人还有你,为他吹奏他的故事,很幸运。”长风笑道。
“呵呵,他是很幸运,所以,去年扔给你的那些书,学得怎么样了?”黑衣人说起正事来了。
长风挠了挠头,面露羞色,说到“嘿嘿,只学完了一本书……”
黑衣人先是一愣,眼里一丝失望闪过,随即又似乎早有预料似的叹了口气。
“没关系,慢慢练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吧。”反正每一年,他给长风安排的任务,没有一样是在第二年他来的时候完成了的。
黑衣人自从长风登陆的那天起,每年的花灯节都来一次,不告诉长风他的名字,身份,目的,但每次总会带很多书过来,让长风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学。
从文字诗词,到乐理书画,然后到去年他带了三本套很玄乎的功法过来。
长风一开始对他还抱有警惕,但是每次他过来,就会跟他聊一整夜,渐渐的,两人开始熟悉起来,于是每年长风就会像这样一壶酒,一盘肉等着他前来一叙。
这就是长风的花灯节。
那三本玄乎的功法,上面全是复杂的口诀的动作,长风实在是难以学会,没日没夜的练,终于有了一定的理解,学会了一本,但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虽然慢,但是长风确实感觉到了自己的身体体能有这明显的提高。
黑衣人嚼着一块肉,沉沉的对长风说“小子,你走出过乾安镇吗?”
长风一愣“没有。”
“乾安镇太小了,太偏了,可以说是与世隔绝。”
“所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