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2/2)
易近人淡笑,望着她,等她开口。罗熙凤偏不开口,故意犟着。
此时,李嘉涵推门进来,在罗熙凤耳边嘀咕了几句又出去。罗熙凤偷偷望了眼易近人,突然露出满脸的笑,说:“现在离元旦不还有四个多月时间吗,我认为这四个多月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古迹观光带的开发上,争取完成后和观光园同步向游客开放。”
易近人若有所思的点头:“我同意,不过我有个建议,古迹开发不能太仓促,仓促了容易对祖先之物造成损坏,得一步步来,先开发村庄外围的古迹,然后启动村庄这一最大古迹的复古工程,让每一个村庄回归历史,以古风古貌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然而,就在村庄外围的古迹开发宣告结束时,一项专门针对农村、农民的新政策“新农村建设”在广袤无垠的农村大地拉开序幕。长龙村作为农村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自然被推上了新农村建设的最前沿。长龙村应该如何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更上一层楼?易近人和罗熙凤经过商量,决定先向村民征求意见,然后再对全村的新农村建设作统一规划。
经过半个月的意见征求,村委会和公司综合村民意见和村里的历史、自然情况,形成了三套新农村建设方案,最后交给村民投票决定。
投票那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但村民们热情高昂,无一缺席。最后,根据投票结果,遵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确定了“两尊重一彰显”建设方案,即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彰显古迹。就这样,在土城县新农村建设的序幕还没开启时,长龙村的新农村建设却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以致后来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上,在听完刘副县长的报告后,潘书记只讲了一句话,新农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体现出自己的地域特色、人文特色、历史特色,具体怎么搞,我们还是先到长龙村去走走看看吧!
于是,十几部载着与会领导干部的中巴车队浩浩荡荡驶向长龙村。
易近人和罗熙凤事先得到了通知,在集散中心等候迎接。车队一到,锣鼓敲响,唢呐吹响。
潘书记、刘副县长一下车,易近人、罗熙凤便迎了上去。
罗熙凤第一句话就是潘书记、刘副县长好久没来长龙村了吧?
易近人则自我批评起来,长龙村没经过县委县政府同意,率先启动新农村建设,其责任全在我,处分还是撤职我都接受。
罗熙凤也以自我批评的口气自责,这事是我主张的,要追究责任也应该追究我的责任,与村长没关系。
潘书记呵呵笑着,等两位不说了,他才说:“你两位是在争功吗?长龙村率先新农村建设只有功没有过,这等好事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不是争功是什么。”
罗熙凤吐了口气,如释重负:“我还以为潘书记名为参观,实则兴师问罪来的呢!”
潘书记瞥她一眼:“兴师,没错,一下来了几百号人,可问罪,你和易村长何罪之有?不知其罪又何以问罪?大家到长龙村来,是来参观学习的,不是来问罪的。我还告诉你们,这次回去我要特别为你俩加官晋爵。”
易近人完全以为他在开玩笑,所以也以开玩笑的口气回敬:“我就一农民,村支书、村主任已经到顶了,还能往哪提,潘书记,您不会是想提拔我为国家干部吧?”
潘书记以铁硬的口气回道:“任何人把工作干好了干出了成绩,都可能成为国家干部,包括你和罗熙凤在内。”
一会锣鼓唢呐声停了,李嘉涵拿着小喇叭广播开了:“各位领导,欢迎您们到长龙来传经送宝,更期望您们为长龙的发展指点迷津,长龙村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完全是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作出的决策,力求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彰显古迹,目的是保存好原生态和历史原貌。今天大家要参观的是长龙村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这个亮点是正在建设的‘七大古村落群’的复古工程。各位领导可以自由组合自由安排参观地点,也可以随向导统一行动。”
潘书记拿过小喇叭郑重地强调了一点:“我们随向导统一行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脱离行动,违者就地免职,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话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场上顿时鸦雀无声,人人惶而恐之。就这样,几百号人浩浩荡荡穿梭于长龙村七大古村落之中。然而,就在参观完古村落回集散中心的杨柳茂密如盖的石道上,一位披麻戴孝的男子挡在了路中央,阻止大家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