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来到上海(1/2)
洛克此次从杭州到上海有好几个个目的。
其中最重要的那就是市中心成都路延安路交叉的九条盘龙而来。
但他却给老陈打了一个电话,因发微信没理睬。
“三瑞哥哥,我到了”。洛克问到。
“现在没空,侬等一歇,好吧啦?”老陈用硬佼佼的沪语不耐烦回答,随即挂了。
看来今天的股市行情已经彻底影响了他的心情。
插一句。为啥叫他三瑞哥哥?实际上应该这样叫:三瑞蝈蝈。蝈蝈,蝈蝈。
源自多年前一部来自新加坡的电视剧《天涯同命鸟》里面有个弱智心眼特好的大胖子叫三瑞。有点憨头憨脑。
老陈和他长得一摸一样。在朋友圈中就传开了。他倒也乐意大家这么叫他,就算默认。
就这么叫到现在。
微信发来了:到五角场星巴克找个位子等我。
洛克看了手机,还早呢,先办理正事吧。
叫了个滴滴便来到了申城的延安路和成都路交界的高架桥这里。
“申字形”立交的中心点立着一根盘有龙形雕塑的金属巨柱,这是由于高架桥当年在施工时把桩打到了“龙脉”上,导致施工受阻,而这根柱子就是用来镇住“龙穴”的。
南北高架下起码有几千个主柱为何唯独这个主柱有雕纹?
原来这里有个传说。
1995年,成都路延安路高架立交是上海自己设计的。一根主立柱配合四面4根“t墩”,撑起如此多层次的立交,较好解决了中心城区占地的问题。
但相应的代价,就是这根中心柱特别粗,它被设计成直径5米、高度32米、桩基长度62米的“巨无霸”。
不难看出上海高架路有不下成百上千个支柱,几乎全都显露着水泥混凝土的本色,唯有在延安路与成都路交叉路口的一个柱子上盘踞了一些金属制作的龙,共计9条。
据说这个设计大师接到这个设计立柱装饰雕塑的任务时,只要有空就到施工现场去溜达,用心揣摩,而不是躲在办公室里臆想。
突然一天来了灵感:这条高架桥,不就是上海的一条巨龙,日夜不停的运转吗?
上海的形状本身就是条东方巨龙的龙头,昂头面朝东海,注视着星转斗移,感受着这个十里洋场号称东方巴黎的沧桑变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