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童年(1/1)
幼儿园是在城里读的,小姨负责接送的吧,一年级是在乡里读的,刚从城里转乡里去,内心很大的落差,那时候是7岁吧,和现在儿子查不多的年纪。那时候穿的裤子是黄色的,凳子上全部是钉,坐上去,裤子上划的都是一条条的破丝,不会破,但看上去是那种很明显的,被点起来回答问题时,应该是蛮尴尬的。幼儿园的回忆是从小姨口中知道的,可能是自己的记忆吧,别人做游戏时,自己很胆小,不敢上前,还有那时候在城里住,妈妈买的口红和指甲油都给别的伙伴拿走了,是年幼吧,可能还是和现在一样装大方!每个小孩都会碰到这样的事,或许和大人的宠爱有关系,爱漫则溢。
二年级的时候,跟人家疯闹,摔了别人的算盘,最后弄了个赔给人家,,我还记得那是个男同学姓孟。三四五年级,没有什么好的回忆,只记得跑步和一个湾的同学比赛,输了,输得很惨,因为她跑得一直很快。小学时,那时候一个湾的另外几个同学手臂上都有杠杠,都是干部,而我没有,读书时得的奖状也只有一个三好学生。到六年级时,我突然意识到要努力了,成绩还可以,那时候黑黑瘦瘦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小学毕业我是13岁,我妹和我弟,一个11岁,一个8岁,不同环境生长的我们,总是争吵,我,幼儿园城里生活过,第一个生的,爸妈那时候独宠,天生的优越感。我妹,从小连母乳都没吃过就送到了外婆家,回到这个家里,没有感受丝毫温暖。记忆中的我弟一脸稚嫩,读书不知道用不用心,就是村里只要哪家办酒,就请假去吃酒席。那时候重男轻女严重,我奶奶这边几个儿子,我爸是最小的,偏偏我妈生的头两个都是女孩,我妈可想而知,处境艰难。
三个孩子的出生赶上计划生育,家里面罚款,而且我爸从单位没做了,后来的日子很艰难。用什么都是很节约,吃的菜没吃完都舍不得丢,以致到后来我妈检查还有胃糜烂,用电用水都是舍不得,所有的一切节约下来却也没有幸福的过活!跟性格有关,和我有很大的关系,我习惯了做个乖小孩,什么都不反驳,但内心却渴望沟通,希望得到发泄!
进入初中,我算是优秀的,比湾里其他孩子优秀,成绩上也是很任性吧,并没有把成绩看得那么重要,后期掉下来就摔得很重了,因为没有扎实的沉下去学习过。像老舍说的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最后正如小时候那样,太放肆了就会接受批评,而缺乏安全感的自身碰到否定自己,把自己就包得更加严实了。小时候家里条件好了,大人就会宠着小孩,养成侍宠而骄的坏习惯,即使长大之后大家在同一水平线上,但谈起小时候,还是觉得有优越感,并不清楚靠自己的上升才是能力的体现。往往哪种环境生长的小孩最容易有这种感受误区,没有受过生活的苦,没有尝过亲情的温暖。
初二正值青春期的我看到别的女生都有男生送吃的,都有人开心的聊天,而我从不主动去结交别人,有一次误闯男厕所,跟同学说起,被人家一阵哄笑,后来跟人家辩解,可是他们确信我不会说谎。不会说谎,不会趋炎附势,不会应变,不会抓住人心人性,肯定情商低。以前我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最讨厌谎言,不喜欢受骗,没有明白善意的欺骗也是可以被原谅的。诚实,懂事,听话,这些词语标榜后,做了一个乖小孩,可是这只是书本教育的,现实中是有人的陈年旧习,社会的人情世故,所有这些只能随着社会变化才能适应生存,适当的应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趋炎附势,而是势头正猛的人并不是正确的,只是不适合去争辩。
初三最打击的一件事是初一的英语老师再次遇见,对于我一个被老师放弃,被自己不重视的人不是什么好的事,其实只是自己不善于接受别人的好意,总觉得一定有所图,到最后跟别人示好时,就像那句话,当初的自己你瞧不起,此时的你高攀不起!临近中考时出水痘,连拍毕业照都是一脸不高兴,到化学考试时又是大病一场,那次,读书后唯一的两次爸妈同时出现在我的视野,去医院的路上点了鸡汤,我爸很艰难的说了句,考不上也没事,后来的一次是在教室里接我去打针,那时候他们都认定我是压力大才生病的,口头上劝了之后,大概心里更多的是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