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间的真武帝君(1/2)
民间的真武帝君?那相当于野史?顾缓好奇了起来,本来就这么无趣的神话故事,还能变换出其他故事。
喝着茶,吃着果子,顾缓等到了李姝意写完了文章,献给了随行女官,再由女官献给附近的真武庙。
“真武帝君名素霖,这你是记住的吧?”李姝意看顾缓正襟危坐,颇有点好笑的意味,忍住笑,“真武帝君和水神是父神母神的亲生孩子,山神和文昌帝君却只是养子。”
啊……不会是什么很老套的八点档连续剧吧?顾缓心里默默想。
“山神居无邪是长兄,水神沧禛行二,真武帝君素霖行三,老幺就是文昌帝君般若安易。真武帝君向来和山神亲近,而文昌帝君也同水神亲近。五百年前,三界动荡,邪念横生,真武帝君下人界为人间诛邪,却被业障缠身。文昌帝君感念人间礼教崩坏,也下界指点。山神同水神净化神界与魔界,遭到了反噬。父神母神不愿让四神承受反噬,就想让他们也一并入了虚无境,于是下达了旨意,让四神陨灭。水神以为妹妹真武帝君在山神处,便去了名川大岳,山神也以为妹妹文昌帝君在水神处,便去了江河湖海。可是真武帝君和文昌帝君早便一同陨灭于人间了。这才有了‘真武葬诗书,文昌藏兵刃,山神归沧海,水神散百岳’的说法。”
“那父神母神为什么要让四神陨灭?这样……是死了的意思吗?”顾缓问。
“传说是父神母神早就陨灭了,神魄回到了虚无境,注视众生百态。因为神魄仍存,只是躯体消散,所以准确来说,并不是父神母神让四神陨落,而是他们的意志。四神也仍存有意志在三界,一百年前在大陆西边陨落的国度瑞兰,就是因为文昌帝君的意志而消失的。”李姝意暂停了一下,顾缓表情很复杂应该是听不懂,于是李姝意筹措说辞,想着怎么解释意志这种东西,“就是说,并不是父神母神和四神本身的意愿,只是他们被赋予维护三界秩序的意志,意志或许会附身在某个人身上,用他们的躯体去解决一些事情,也或许是地动、洪涝这些灾害,总之是为了产生一些巨大的改变,这就是神的意志。文昌帝君的意志现在附身于一位叫做天枢星的仙君身上,因而,这片大陆上所有的王朝,都要供奉他,避免因神的愤怒而下达神的旨意。正如尊者所说的,大昭皇室是真武帝君的信徒,成氏一族一直认为真武帝君的意志会附身在他们身上,所以虔诚祈祷,大兴真武庙。只有北方的神山秋岐会接待天枢星,大神官也是在那里,每五年邀请天枢星来一次。”
迷迷糊糊,顾缓听懂了。这个世界还是修仙的世界?李姝意是跟随蘅芜君一块修炼的,还穿着道袍,那肯定也是那个什么大神官的人,那要是实在活不下去也可以去陪她一块修行。
“我还有问题。”顾缓给李姝意乖巧地递了一杯水给她润喉,“这一直提到的都是真武帝君和文昌帝君,那山神和水神呢?文昌帝君的意志一直都在天枢星身上那天枢星不就是第二个文昌帝君?又是怎么判断这是神的意志?”
李姝意有些被问到了,喝了一口水:“这些我没有学过,但是尊者肯定学过。尊者从小修习《万古史》,并上卿容麟称为双子。”
原来成杭从小就学这个啊,难怪会安排她给自己讲课。唉,好累啊,顾缓本人是这个游戏的程序员,但是并不负责这个朝代也不负责这部分人,苦恼啊苦恼。她感觉这就是同事给她开的bug,一来就是天花板级别的设定,居然还可以修仙。
实在没料到,顾缓没等到成杭的讲学,等来了尚宫魏勤。顾缓拉着李姝意,坐在桌子边,练习坐姿。
李姝意是大家闺秀,自然没有任何不适应,只是苦了顾缓,板板正正地坐着,脊椎应该病了。
“顾小姐,你是要和尊者一起回都城的,你是远方的客人,多少人想见你一面,你是尊者的门面,这些都是规矩,你迟早要学会的。”
唉,只能忍了。
第二天,成杭依旧高高坐在凳子上:“缓娘,同孤说说你昨日都学了什么?”
顾缓决心要好好表现,要让成杭看得上自己:“回尊者。真武帝君掌管兵家,五百年前邪念横生,帝君下人间诛邪,身染业障,肉身陨灭。臣昨天在李道长的帮助下学习了真武帝君的生平,在《云真君传记》中,记载了帝君曾经养有两只神兽,一只为赤金兽王,一只为朱雀神鸟。云真君还未得道飞升前,曾失足落入被符咒围困的神山,恰逢帝君下界游玩,便乘着朱雀在密林中救下奄奄一息的云真君,云真君醒后,帝君还给予指点,帮助云真君飞升,后帝君陨灭,云真君又回到了那处神山,成了看守此地的仙人,但是人间邪念并未除尽,云真君最后也因业障缠身,魂飞魄散。”
这一段话说完,成杭微微点头,露出很满意的笑容,她是真武帝君忠诚的信徒:“云真君也曾在这密林中救下我成氏先祖,得云真君教化,成氏一族也担当了拯救苍生的责任,故而父皇得以诛杀无道君王,一统天下。昔日西方有魔兽,丧失心智,鬼王也未曾驯服,是云真君抽出帝君赠予的法器,借助帝君的余怒,一刀斩破魔兽所居神山,神山成了深深的峡谷,云真君也因没能承受帝君的余怒,埋葬于西方。成氏继承云真君遗志,供奉帝君,至今皇室中仍有子弟修仙,为人间诛邪。姝意的母亲就是孤的姑姑,她也追随着蘅芜君修仙。”成杭又把故事补充完整。
顾缓的笑容更美丽了,看来一个晚上的恶补还是有成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