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十二(1/2)
后宫美人似团锦,皇上还来不及宠幸,朝前却频频传来灾祸。
月前南方水患,接连大雨,资江决堤,数万民众流离失所,不少团伙趁机作乱。当地知府新官上任遇到百年不遇的水患,能力有限,尽管殚精竭虑,朝廷下拨的款项一毫没有贪污,全部用作赈灾救民,也只是控制住了饥荒,民间作乱却愈演愈烈,实在瞒不住了才上报朝廷,皇上龙颜大怒,原想将知府撤职查办,洛南森进言,值此用人之际,皇上应以大局为重,知府隐乱不报的事情宜推后处理,并自请南下,除水患,破民乱。
半月后,洛南森带着捷报班师还朝,皇帝大喜,设宴庆功,赏黄金千两,府邸一座。洛南森受过赏赐后还是端端正正坐在下位,丝毫无邀功之态。
“南森这次除掉了水患,并一举灭了暴乱之徒,得臣如此,实属我朝大幸,除了金银府邸,还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皇上兴致很高,多喝了几杯,但话语之间不见任何醉态,一如既往的沉稳。
“南森为我大汉,万死不辞,多谢皇上关怀,但南森不敢邀功,这次水患能除,是我将士共同的功劳。”洛南森恭恭敬敬跪在殿下,不提暴雨肆虐,他带阵堵堤被洪水冲走时的恐惧,不提与将士共住蟑鼠横行湿棚的难眠,不提各方团伙三番五次的骚扰阻拦,他不过二十出头,生于山林,用了十二分的力气才有了给皇帝办差的机会,除水患,破民乱实非易事,他再用了二十分的力气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一切只为了不经意间能为她说上一句话。
“但南森有一事相求,各方势力趁机作乱,知府虽有知乱不报之嫌,但至少清廉自持,请皇上看在他赈灾有功的份上,免去责罚,留职察看。”
“你此次南下与知府章钰览共事,想必知晓他为人,既然你看重他,那按你说的办。”
“臣南下除乱,还有一事上禀,国库充盈,赈灾款数量不小,而知府爱民,赈灾亲力亲为,暴乱之徒聚众造反没有由头,便寻了个天子不爱护子民的借口,他们的理由是......”洛南森故意迟疑。
“理由是什么?”
“为首的暴徒已被斩首示众,其余人也都依律法处置,他们的理由也不过是皇帝寻了坜族灵女和亲,却置之不理,现在在宫中也没有一嫔半妃的封位。”皇上听到这句,洛南森明显感到他脸色突然沉了一下。“不过皇上不必担忧,坜族避世不出,这是那些暴民费尽心思找出来的由头,灵女也只是在坜族地位尊贵,皇帝如果不喜,大可不用放在心上。”
席上的大臣们都弄不懂洛南森用意,洛南森虽一直是皇上贴身侍卫,地位尊贵,但未封官加爵,好不容易凭功可以进官场平步青云,既然暴乱已除,何必要把皇上的家事摆到明面上来惹皇上心烦。一时间窃窃私语四起,猜测洛南森的用意和皇上的心思。
“传旨,”皇帝金口玉言,记事公公立马站定,侧耳倾听,“有女萧锦,温婉娴淑,清艳脱俗,仙资玉质,兰心蕙质,联结汉族与坜族,固边有功,特此封为萧妃,以表朕心。”
此旨一出,庭下哗然,萧锦本无名分,直接晋升妃位,史无前例,当即有大臣跪在堂前反对,“请皇上收回成命,皇上体恤民情,乃我大汉之幸,但萧锦姑娘实在不宜一步登妃,虽说是皇上的家事,但后宫还有各宫娘娘,娘娘们的母家也大都是皇上的股肱之臣,她们有的在嫔位已经好几年得不到晋升,皇上此举,实在让前朝的大臣们寒心啊。”说话的是内阁学士朱珍敖,他为人正直,并无女子在后宫服侍皇上,这话由他说出来并无不妥。
皇上的旨意也出乎洛南森的意料,萧锦无位他并不在意,可是他知道萧锦在宫中得病得不到医治实在心疼,只是想要这个上位者能多关照着他最珍贵的灵女萧儿。
他如果知道萧儿的血养着皇上的不可得,他如果知道上次在书房,皇上说看中的女子是萧儿,他万不会还上赶着把萧儿往他身上推。在他眼中,皇上现在仍是知人善任,仁厚苛察的九五之尊。
“此事不必再议,若不是南森传回民意,朕竟不知冷落了萧锦是冷落了百姓,至于其他妃嫔,朕会安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