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574章 刺人心的木剑

第574章 刺人心的木剑(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唐称王 末日卡牌:打造最强庇护所 巫术与机械之歌 汉末之我能召唤千古英雄 御魂魔神 孤女天骄 妖怪是第一生产力 汉武帝禅让,求我登基 病弱首辅的小福妻又甜又飒 孕吐后,满朝文武找孩子他爹!

皇帝在伤心盛怒的时候,谁敢去触这个霉头呢。

探春没有犹豫,带着宫人们急匆匆的赶往了咸安宫,很久以前秦氏在贾府住过年余,这些感情早就已经虚无。

听到秦氏薨了,探春虽然伤感,但也不至于举手无措,只觉得世事无常。

一边让人立刻着手秦氏的后世,一边思考着如何安抚皇帝,等到了咸安宫,就听到皇上的怒吼。

皇上凶狠的责骂宫人们没有照顾好秦贵人,语气中喊打喊杀,陌生的语气,探春下意识怀疑,这还是她印象中的皇上嘛。

不同于普通人的想法,探春升起的反而是对秦氏的羡慕。

如果当自己去了的那天,皇上会像现在这么伤心吗,这一刻,探春感到了失落。

唐清安愤怒不已。

可卿才是最在乎自己的,哪怕她嘴上常常挂着儿子们,只有她懂自己,知道自己心里的烦闷。

她劝解自己不要压抑自己,不必在乎自己维持的仁德形象,探春她们永远都说不出这种话。

他本来不想理会,让唐晏乾自己去作姿态,不过他又想替秦可卿看看她儿子的表象。

人们都说东王好孝心,秦贵人有好儿子。

果然。

如果大顺开始走下坡路,那也跟他没关系,那说明是后人不行。

探春陪在唐清安身边,不在乎皇上会对她粗暴,至少在这一刻,探春愿意承受可能付出的代价。

他该怎么办呢。

那把木剑,他也带来了京城,并且随身携带,一把木剑而已,伤不了人。

两三岁的长子举着小木剑,踉踉跄跄的满院子跑,秦可卿看的揪心不已,不满的数落夫君不知轻重。

明明是一件政治意义翻天覆地的事件,竟然就这么过去了,平静的让人们不敢相信。

唯独探春仿佛没有发觉,走到皇帝身旁,缓缓的伸出手抚摸皇上的后背,想要抚摸他的心。

他经历的太多太多。

……

……

只有一个人,他是一位老人。

……

他明白秦可卿的心意了。

只有咸安宫的母亲,才是他的定海神针。

没有了秦可卿,唐清安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候心里的那种孤独感,他就像这个世界的过客。

唐清安穿着一身简朴的便服,如果不是知道他的身份,仿佛和一名普通老者没什么两样。

是啊。

拿起这把木剑,唐清安翻来覆去的看,看的恋恋不舍。

百年后。

这些猜测犹如毒蛇一样吞噬唐清安的心,让他心口绞痛不已。

探春深深的看了眼秦可卿的遗容,眼神里满是复杂。

这件事引发了高层巨大的争议,连内阁也下不了决定,一直在犹豫中。

哪怕在人们谈了当色变的时候,他也敢闯辽东,哪怕有借鉴历史的底气,但谁能保证事务的发展呢。

一直到东王归京,比起先前高调入京的西王,哪怕低调到过分的东王,仍然第一时间引发了巨大的动静。

东王拿出那把小小的短木剑,两手捧着高举过头。

他这个前人所做的已经是当下时代最完美的地步,后面能不能维持这个国家的昌盛,那是后人的责任。

秦贵人薨了。

突然之间,唐晏乾觉得不对,什么时候安静了起来,他抬起头,才发现身后的父皇。

既然东王回来了,可不会轻易让他返回东藩,他在东藩的许多的事情,需要他当面称述。

现在他怕了。

“皇上。”

如今,最大的旗帜不在了,代表着金江系彻底土崩瓦解,哪怕现在没有人敢乱动。

但是谁都知道,金江系的时代,在各方势力默契的努力下,终于进入了倒计时。

但是它能直碰人心。

内阁成员只剩下两名金江系的阁员,内阁总理也不再是金江系,而且在太子系的出手下,金江系早就分裂。

所以有不少人以己度人,他们猜测秦贵人在皇上心里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可是呢。

她会不会夜深人静的时候,心里怨恨自己冷血呢,她死的时候,心里还恨自己吗。

他在东藩这些做了很多违背法度的事,对于国内要处置他的言论也清楚的很。

有礼部急文,朝鲜国王病重。

可自己这些年在做什么,为什么不多陪陪可卿,连可卿最后一面都未见到。

唐清安心里的悔意淹没了他,让他痛的无法呼吸,他多么希望能重来一次,自己能多陪伴秦可卿。

原来,老天是有本事让他害怕的,拿走他最在意的人。

可谁又知道呢,在他的眼里,所见所闻的人和事,都像是虚幻的幻想。

但是和秦可卿几十年的夫妻感情,比起前世的夫妻时间都要长久,直到秦可卿的离世,才让唐清安醒悟,原来秦可卿在自己心里已经重要到了这个地步了吗。

咸安宫的人犹如大赦,纷纷不敢留下来,只有侍书犹豫了一番,见到小姐的坚持,才担心的离开。

探春差点摔倒,吓得侍书惊叫。

唐清安紧紧的闭上眼睛,他多么想要放肆的伤心,可他坚硬的心,已然无法让他随欲而动了。

而自己当时在干什么呢。

西王唐晏桕哭了好几日,面色极其的憔悴。

……

父皇来了多久?自己有没有做出不对的举动,唐晏乾吓得连忙回忆了一番,才哭着拜见父皇。

什么千秋大业,什么国泰民安,他都不在乎,他只要秦可卿。

已然是他在这个世界的锚点。

见过了母后,然后在佛堂母亲的灵位前,东王一路哭一路哀嚎,摔倒在地。

唐晏乾长呼一口气。

“呼。”

别东王出了事,在场的人们可承担不起。皇后闻言亲自带人来劝,竟然也劝不住。

“儿子……儿子不孝,不能在……母妃身边尽孝……”梗咽的抱怨自己,痛恨自己没有早日回京。

如果是唐展望他们两兄弟见到大哥的样子,心里会想到大哥那几年的模样。

探春没有办法,只能去打扰闭门不出的皇上。

时间太久远了,唐清安努力的想,终于他才想到了。

在秦可卿的院子里,只有夫妻,与两三岁的长子,三口之家其乐融融。

她身子不好,自己看了一次没发现有哪里不对,就再也不来了,她是有多遗憾呢。

秦可卿的灵堂有不少的人,和尚道士宫人里外都是人头,东王在里间饥肠辘辘,悲苦不已。

探春不知过往,只当做皇上仍然在伤心秦可卿的去世,还没有走出来伤痛之中。

随着东王离去的时间越来越少,终于有人询问皇上那些奏疏的事,并且有御史直接指责皇上,“圣人不应该行此举,有前朝积弊之态,后患无穷。”

咸安宫空了。

他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