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世间已无留念(1/2)
第576章 世间已无留念
太子监国一年后,虽然安南的战事还在继续,并没有剿清残敌,但是皇帝离开了京城。
随行人员巨大。
有女官史湘云、葛藟、金钏儿、巧姐,薛宝琴等,嫔妃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等。
随性女眷李纹、李琦,邢岫烟等。
一支三千骑步亲卫营,还有各色后勤人员,总共合计高达近五千人。
按照常理。
这五千人的开支巨大,让各地都会感到头痛,需要付出一笔额外的消耗。
但是皇后面不改色的从皇家内库拿出皇帝家私一百万两银子,由执事们提前奔赴各地,在沿途上采买布置。
形势立马翻了个变化,五千人的吃穿住行,不但没有萎靡地方,还受到了商贩们的热烈欢迎。
天津。
这种事例很常见,特别是在悲苦的年月,比比皆是。
“回禀皇上,前年有人提出要环球航行,获得东王的支持,前几个月刚刚返回到东藩。”
她每天都在努力,努力的养活三个饭量惊人的儿子,在她死的时候,每个儿子都活得好好的。
那人恭敬的说道。
“他消息倒是灵通的很咧,我到济州岛才七八日的功夫,他的人就过来了。”
“但凡传出你对妻子不好的言语,别说你的爵位没有,我还要重重的处罚你。”
“让他不要来,朕过两日就会离开,他见不到朕。”唐清安想了想,忍不住细问。
船队终于抵达了济州岛。
只有弱小者,才会为外人说话,妄图以博得强者的欢心。
但是下来的没有皇帝。
犹如前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曾移两万军户到云南丽江,三百年过去,这两万人的后代也被当地同化,不知自己曾是汉人。
元朝建立后,南宋移民渡海,先抵达一块大岛,但见此地土著稀少,人们茹毛饮血,于是传下华夏衣钵建立陆宋。
看看。
唐清安敢保证,自己就算放个屁,西方的可怜虫也得捧起来闻一闻,然后夸赞东方人放个屁都比西方人香。
如今兴起的大顺,同样被西方称之为当今时代最伟大的国度。
跟这些人没什么道理好讲,他们骨子里就是这样,不用在意他们,谁强他们帮谁。
“放屁。”
唐清安不耐烦的说道,不过也不能不见。
就算不提人心,只粤海将军帮助了金江镇多少次的大忙,在金江镇实力不够的时候,是粤海将军出手帮助金江镇稳定南中国海。
只有失去的那天,许多人才会幡然醒悟,世界再也没有人可以全心全意的包容自己。
“听说东藩有人搞出了环球航行?”
管家犹豫了一阵,不敢隐瞒皇帝,直言说道:“自古以来是中华之地,当不容外人沾染。”
“你岳父虽然不在了,但是我还活着,由不得你胡来,竟然嫌弃自己的糟糠之妻。”
只可惜。
此地纳入了皇陵,早就修葺了三次。
粤海将军刚去世才一年,老三就想休妻,人们如何看到皇家?多么冷血。
“当年我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凉呢。”唐清安自豪的夸赞自己的功绩。
打发走了管家,过了两日,唐清安离开了济州岛。
不过唐清安已经失去了教导弟弟们的心情,随他们去吧,人生还能有多久,保持开心就好。
是的。
但是虽有记载,可毕竟人数少,又经历大几百年,已然被同化,只留下先民寥寥记载。
此地记录于坤舆万国全图,即北美洲的佛罗里达。
对于祖坟,唐清安没有多大的感情,他本来就不同,唯独在意的是母亲的坟墓。
唐清安低下头,忍住眼角的泪水。
上海县虽然经济超过了济州岛,但是富裕的没有济州岛久,底蕴要差些,从道路上就有直观的感受。
“看到皇上安,老夫心里更安。”八十余岁的冷子兴,颤颤巍巍,已然站不直,需要身后小辈们的搀扶。
在母亲的碑前,唐清安立了良久。
但是今日之见,令人们内心复杂。
老三不一样。
所以年纪轻轻的,终于熬死了自己。
陆宋就是吕宋的前身,因为元朝统治者的威胁,南宋遗民纷至沓来,南宋遗民及后裔分作多路,其中一路从云地北上,辗转抵达阿拉斯加——水潮峰,另有一路南下至南美洲。
这时候。
老二老三恭敬的行礼。
东方的可怜虫,各种夸赞西方,说西方才是文明的代表,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母爱永远伟大。
造化弄人。
“我不是嫌弃糟糠,是夫妻感情不睦。”唐承志努力强调,不愿意背上大哥的说法。
他的婚事是自己做主,定的粤海将军家小姐的亲事。
“朕老了啊。”唐清安意有所指的说了句,知道管家会带回去给东王。
比起没多少人关注的西藩北藩南藩,唯独东藩一直是国内的话题来源。
抵达了金陵,唐清安第一次去祭拜祖坟。
抱着别人能怜悯他们,而施舍他们的幻想可怜虫。
街道上铺设的整齐平坦,专门烧制的砖石道路,四轮马车在路面上行驶,没有半丝的颠簸。
济州岛是整个世界最富裕的岛屿,哪怕已经被上海超过。
唐清安心里一阵得意。
失败者往先民身上找原因,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先民,而不是寻求自己强大起来的方式,实在是可笑。
大明强大。
上海,苏州,金陵。
他们只会嘲笑为中华崛起而努力的人,因为他们从骨子里就是失败者。
一直到马车停在一处豪华巨大的院落门前,有人来通传,唐清安才恍然大悟。
总管告诉众人,皇帝因为旅途劳顿偶感身子不适,需要休息调养,让人们回去等候消息。
“到底是自己老了,还是太久没有坐船呢。”躺在软绵绵的床上,唐清安默默的想到。
“大哥,我错了,我一定改。”唐承志被打的痛哭,又不敢躲,大把年纪还掉眼泪,一点也不觉得害臊。
“你记性真好。”薛宝钗边揉着唐清安的额头,边解释道:“听说是大老爷气愤琏二哥,所以不允许人们运回他的遗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