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局势推动(2/2)
“嗨!”
汪季新眉头深锁,“将军应该了解,新政府内部牵扯事务颇多,人员混杂,蒙疆、北平两地政府听召不听宣,各省武装主要以日军为主。和平建国军仅仅覆盖周围几省且主要工作是协助日军管理,将军若想真正稳定,应该给予维新政府应有的权威。蒙疆政府可以暂时不予理会,但北平政府执掌十五万皇协军,对各地实施烧杀扰民之举,不但没起到稳定局势,反而助长国共。”
板垣跪坐案几一侧,轻轻点头还礼,“请坐吧。”
“东北有七十万关东军,稳如泰山。国内驻屯军与派遣军已经推至山城百里之外,震慑支那军民。在这种情况下,汪先生难道不能治理好所辖领地?不期望绝对稳定,最起码内部投靠过来的官员要认清形势,朝三暮四在帝国内部行不通,我可以按照你的要求不予处罚,却难保证今后不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人效仿。”
“今晚辛苦各位,明早八点准时到课里开会。”川岛叮嘱一句起身离去,她的工作并没有结束。
汪季新想要一言而定,也存在很大风险,相互制衡才是保持稳定亘古不变的道理。
板垣接过木村递来的文件推至面前,“昨夜特高课参与审查国共两党人员,成绩一般,只抓到九人,却牵扯维新政府内部官员一百七十五人,上到五院副院长、副司令,下到警察局长,牵扯十几部门。这些人心思很成问题,一方面投靠维新政府,另一方面却跟山城联络。暗通曲款,提供各类消息,甚至向山城表达忠心的理由都出奇一致,说投靠汪先生目的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颇有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精神。存有同等思想的人我相信不止如此,也许更多,没有抓捕审讯并不是帝国害怕,而是想听听你的意见,该怎么处理。”
板垣静静听完,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像是知道会是这种结果一样。
任盈盈起身致谢,“褚文昊,我在司令部担任机要秘书,平时工作很忙,每周六休息一天。”话闭潇洒转身离去,勾人小眼神让人欲火难平。
合上文件歉意道:“维新政府组建时间尚短,相比山城几十年根深蒂固思想短时间内改变确实存在难度。像这类思想不纯粹,动机与出发点极有问题的官员,原本都在山城担任重要职务,改旗易帜调转枪头针对老东家需要一段适应过程。当然,此种风气与思想不能继续在内部蔓延,加大思想教育,认识到自身问题与效忠对象,转变会很快。”
“维新政府内部政策帝国不会过多干预,建国军却不能出现丝毫混乱。任道源的女儿居然参与其中,言语不明,很难说情中间是否跟国共暗通曲款。我已经跟西尾将军提及过,即刻成立宪兵司令部,负责监管筛查和平建国军及保安团、别纵队等所有武装势力。”
“文件你带走,怎么处理自己拿主意,帝国之所以纵容你应该明白其中道理。国共人员潜伏南京目的主要就是针对投靠内部的官员,情况不会杜绝,原本我觉得清除掉就可以保持稳定,如今看来只要抓到就会牵扯不清。”
“将军已经责令停止所有占领城市内的武装行动,主动跟华人民众通商、施以友好政策,去感化民众。以暴制暴只会适得其反,掉入敌人圈套之中。如果将军要行霸道之势,又何必请汪某来安抚民众,完全可以屠戮到底,杀一人跟杀百人区别不会太大。若不想行春秋之势,维新政府需要得到绝对权威,从上到下,从日军到国军一视同仁,做不到将军莫要祈祷会出现真正稳定。”
而这种稳定是否按照汪季新之言操作会不会真的出现,谁都没有把握。
刚刚起床锻炼完正准备用早餐的汪季新得到传讯来到日军参谋部,进门见到板垣倾身问候,“将军。”
汪季新跪坐后表示感谢,小米粥、咸菜、煎蛋。两人很好遵从食不言寝不语的教条,并没有主动开口,等早餐结束泡杯清茶才谈正事。
“有些事我难以理解,却不得不去做。将军若想保持稳定,段时间内出现军民一心的境况,民众不在存有抵抗心里,需要先解除北平皇协军独立权兼并到建国军内部,统一管理。”
汪季新听罢忧心忡忡,原本所有监制都是按照国党政府一比一复制过来。像保安团、警备团、城防营,独独没成立宪兵司令部,原因纪律有日军宪兵司令部负责,并没有单独设置。如今看来,日本人不放心,要设立监视今后维新政府所有武装。
他能拒绝吗?
显然很难,“既然将军有意成立我也没意见,人员是有维新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还是有将军委派?”
板垣给他面子,“宪兵团长帝国委派,其余人可以有汪先生推荐。”
汪季新点点头,好奇问:“将军打算委派谁负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