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初探粮仓(2/2)
金使会在紧要关头找到李家,不为别的,只会为了粮食问题,放弃平价官粮,购私粮取代,不是不可能。
目前能够确定的是,李家是南宋最大的粮商,究竟有多少存量,他只能估出个大概。
离风雅阁最近的粮仓,就在清波门不远处。
这也是最令万航感兴趣的一处。
西湖周围空气湿度之大,他深有体会,人都会感受清晰,难道粮食不会?
他很好奇,这样的粮仓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躲避着人群,来到粮仓时,他被外面公厕时的迷惑建筑给逗笑了。
守卫面色严肃,见到万航似迷路游客,当即冷脸驱赶。
万航收起笑容,拿出令牌交到他手上,“谨慎些,进去说话!”
守卫惊讶之后,连忙把他让了进去。
“大人前来,属下竟不知,望大人海涵!”
“你做的很好!”万航拍拍他的肩头,“带去前去瞧瞧!”
要进入粮仓,总共需要穿过四道门,每一道门都有守卫把守,看得出来,这些人绝不是泛泛之辈。
打开最后一道门的瞬间,万航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只见半地下的粮库内,谷仓林立,除湿靠的竟然全都是石灰,没错,石灰不仅防虫,还有除湿的作用。
谷仓也经过了特殊的设计,底下不知用了什么材质的架子,处于悬空,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粮食的干燥程度。
万航漫步其间,脚步声回荡,久久不能散去。
要知道,这是一处景点,平时游客络绎不绝,周边也不乏商铺民居,闹中取静,选址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这还仅仅是一处,按地形估计,这里应该是最小的一处,最大的应该在山里。
这么看起来,赵构不是没底气养兵,是他太有底气了!
众所周知,打仗看兵种,看数量,看武器……但这些都是表面,两国对战,最考验的其实是后勤。
粮草是重中之重。
这些不只是为人马果腹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稳定军心,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试想一个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军人,会有心情去全力杀敌?
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能够奋不顾身往前奔?
不打无准备之仗,除了军队方面的动员,最重要的还是指粮草方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更是行军纲要之一。
可是有这么粮食,作为支撑北伐的坚强后盾,赵构当初为什么还要召回岳飞呢?
万航看着墙壁,这绝对不是一年两年建成的。
他从谷仓中摸出一把粮食,放在鼻底嗅了嗅,看得出来,这也不是陈年粮食,应该是定期做吞吐,一直在保证粮食的新鲜度。
这么大费周章,说明赵构不是表面上只信佞臣的昏庸之君。
他有自己的筹谋,只不过与世人理解的有偏差罢了。
万航围着高耸的谷仓转了又转,然后反方向转了几圈。
他想到了一个更为实际的猜测。
那便是如果当初没有这样规模的粮库,赵构或许真的不顾秦桧之流的反对,全力支持岳飞破釜沉舟一路北伐收复故土。
正因为早就有了储备,除了北伐之外,南宋偏居一隅,仍有胜算,那便是搞起与金国之间的贸易对垒……
所以基于这点,岳飞在枉死大理寺之后,赵构并无多大反应,因为,只要确保金国无力南下,根本不担心南宋撑不下去。
后世人皆道赵构是被奸臣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昏君,殊不知,一个从亡国阴影中重新站起来的帝王,迄今为止,仍然是站在权利最高点,掌控国家全局和未来的人!
走出粮仓,万航独自在西湖边做了很久。
赵静姝在小翠的陪伴下,出来散步,与他打了个照面。
“渡之,你怎一个人坐在此处发呆?回府吧!”
万航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抽离出来,与她并肩漫步西湖,这一刻,他终于感觉自己又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