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满级考古大师 > 第二十九章 发论文

第二十九章 发论文(1/2)

目录
好书推荐: 请重新开始 萌主人设又崩啦! 弥留之迹 重新启程的无敌之旅 化源九印 我在人间狩猎妖神 天使魔鬼 SCP:我是基金会收容物 人道万法 高武:开了挂的我能无限优化万物

当正确的道路被发现后,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复刻小米面条课题小组】的六人,分成了三个小组,进行了对照组试验。

通过对比不同的蒸煮时间,面条压制的不同长度,以及制作工艺上的小改良,不到十天,大家就基本上摸清了如何制作小米面条。

甚至整理出了一张很细致的试验结果表。

用不同制作方法,最终产生的效果都是大不同的。

最主要的是面条长度的变化。

如果是挤压出5-10厘米的面条,煮熟后就容易碎成1-2厘米。

挤压出的面条在15厘米以上,煮出来也会断成2-5厘米。

只有挤压到30厘米以上,煮熟后才会断成15-20厘米的长度,刚好适合吃。

之后就算挤压出更长的面条,煮熟后也会断成15-20厘米左右。

在挤压这部分,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不过汪维达与林雅负责的蒸面对照组,对面团挤压成面条之前的蒸煮步骤,也进行了详细的试验。

从蒸煮一分钟,到蒸煮超过一个小时,都试了一遍后,汪维达与林雅发现小米面团先蒸煮15分钟,然后再用饸络床子挤压,可以做出煮熟后超过30厘米长的小米面条。

最终再加上第一次实验时没有用上的饧面、浸泡小米等环节后,课题小组合力做出了能够超过120厘米长的面条!

而且为保工艺的普适性,陈翰最后还用不同的小米品种都试了一下,基本上全都能达到这个效果!

喇家遗址出土的这碗小米面条,长度也不过50厘米而已。

当课题小组能够做出长度超过120厘米的熟小米面条后。

这碗来自四千年前的小米面条,就再无秘密可言了。

陈翰对着一碗刚做出来的,而且还铺上了肉码子,还在冒着热气的小米面条,从多个角度拍下了高清照片后,便宣告了实验的成功!

“各位,我们复刻小米面条的课题,可以宣告成功了!”

“只要将我们的实验过程,以及总结出来的制作步骤,不同方法制造出的差异性结果,整理成一篇论文!”

“那完全可以在国内的核心期刊投稿了!”

庄云鹏双眼冒着金光的一把拉住了陈翰的胳膊,含情脉脉的看着他:“师弟,我最亲爱的师弟。”

“这篇论文,师哥能混个共同一作吗?”

今年已经是庄云鹏在孔建文手下读博的第三年了。

众所周知,博士毕业是有论文硬标准的。

虽然各大高校的要求都有细微差别,但是在社科院这边,想要博士毕业,要求肯定是最高的。

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才能博士毕业。

不然就别想了。

所以,喇家遗址的发现,可能对社科院考古所的研究员们来说,是一个震动华夏的考古大发现,是意义非凡的重要研究。

但是对庄云鹏来说,喇家遗址就是一个行走的论文素材库啊!

过去三年里,庄云鹏哼哧哼哧的也就只捣鼓出了一篇核心期刊的论文。

而且还是去年跟着老师参与了一个唐朝大墓的考古发掘,才有的机会。

他去年跟的那个唐朝大墓项目,和喇家遗址比起来,根本是小巫见大巫呢!

现在【复刻小米面条课题小组】,将喇家遗址最具轰动效果的出土物,给复原出来了。

这成果,国内任何一家核心期刊绝对都会抢着刊的,不可能投不上!

庄云鹏要能不心动,那才是见鬼了。

只是吧,不只是他,整个小组六个成员,包括陈翰在内,全都是社科院考古所的在读博士生。

他们谁不想要这个一作的机会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开局四零,手握星际商城带飞祖国 毛茸茸番外:我可爱亿点点怎么了 斗破:岩王帝君尘世闲游 回到唐朝当反派 魔法少女的骑士哥哥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美利坚:我来是留学,不是留情啊 斗罗:我用影子开修罗 斗罗:修改剧情,全员开始抽象 古龙复辟?我真不是尼伯龙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