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盖房(2/2)
古一鸣又联系了二大妈王玉凤,从她们厂子定了汽水。
几天忙下来,基本上准备的就差不多了,现在就只差几个盯场子的了。
不过这是古一鸣自己的主场,生活了这么多年,找几个靠得住的人也毫不费劲儿。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古秀雯,古秀雯上的班很累,而且一个月也才28块钱,对于现在的古一鸣家来说,上与不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了。
他第二个想到的就是他前世的岳父张玉田,张紫莹的父亲,这个人老实一辈子,手脚勤快,这个位置很适合他,但是目前只能按月给工资,不能给他分红,不然一辈子都是土里刨食的老实农民,突然间给他一个一年有几千上万块收入的工作,肯定会吓坏他的。
第三个就是大爷古志国,古志国爷年轻的时候,因为好勇斗狠,和别人打架,结果被对方报复,一只手的手筋被砍断了,而他却因为在打斗过程中,夺过对方的刀,失手砍死了对方,被判了十五年。前年刚刚放出来,原来的单位早就把他开除了,而他现在因为身体有残疾,还有案底,哪里都不愿意用他,这两年就靠着他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兄弟的接济过日子。而古志国当年因为进了监狱,本来都订好的婚事也黄掉了,对方上门退亲的时候,古文华老两口也只能陪着笑脸,毕竟让对方一个姑娘等一个残废十五年,到哪都没有这个道理。古一鸣这么做,也算是了了他爷爷奶奶的一桩心事吧。
至于第四个,那妥妥的得交给赵大鹏了,毕竟这行后世可是很乱的,得有一个强力点的存在震慑一下。
这别人都还好说,唯独张玉田这边有些难办,毕竟现在的古一鸣和张紫莹还只是见过一面而已,请起来还是颇费了一番周折。
古一鸣亲手写了一张招人的海报,趁着夜色,贴在了张家的外墙上,工资待遇写的很丰厚,可是半个村的人都来过了,张玉田也没出现。
直到开业的头一天晚上,古一鸣才看到他在媳妇王月华的催促下,心不甘情不愿的走进了院子。
古一鸣看着这老两口,只是象征性的问了些东西,就留下了他。当然,现在的古一鸣可不敢叫他们岳父岳母,只能暂时称呼他们张叔张婶。
而当他们得知一个月的工资有90块钱的时候,王月华非常的高兴,毕竟现在让他们很羡慕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才30多块钱而已。
唯一不好的就是没有休息日,不过面对这么高的工资,任谁也拒绝不了。
短短三天,岛城这边就已经筹备完毕,也挂靠在了岛城的文化宫名下。
第四天一早,四挂鞭炮几乎同时在四个院子门口响起。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邻居们纷纷伸着脖子往院子里张望。当听说开的是录像厅的时候,不知道录像厅是什么的邻居,更是被勾起了好奇心。听到看一场电影就要一块钱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强压下了心中的好奇,毕竟这个价格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工人一天的收入了,足够一家五六口人吃饭了。
和京城的情况差不多,最开始的几天人很少,第一天的时候,甚至还有空场的。
可随着看过的人出去和其他人不断的吹嘘,越发的勾起人们的好奇,而港城片和现在电影院里放映的那些电影有着很大的区别,再加上种类繁多,生意也日渐火爆起来,其中以年轻男女为主,甚至有的未婚的工人,一发下工资就过来,直到工资花光,才不舍的离去。
就这样,录像厅的生意在古一鸣奔波了一个多月后,终于做起来了。
现在的古一鸣每天都往返于各个录像厅之间,在那里聊天打屁倒也过得惬意。
一天晚上,回到家里,古一鸣看着一家人挤在两间房里,于是做了个决定,最后这六万多块钱,他准备拿来盖房子。
当得知古一鸣想把手头最后这点钱也花掉的时候,赵春惠终于发飙了:“都花了那么多了,房子也买了那么多,还盖什么房?你看看,房本都那么大一摞了,你还想咋的?留点钱,有个啥事也好应个急。再说了,你都16了,过几年结婚不还得花钱?”
古一鸣不敢硬顶赵春惠,只能耐心的和赵春惠解释起什么叫做通货膨胀:“您看看,去年肉价和今年的肉价,再想想前几年,钱只能越来越不值钱,我盖房子,第一是为了改善一下咱家的居住条件,毕竟老三老四都大了,二姐也上高三了,大姐更是快要嫁人了,总不能还都挤在一个屋子里吧。而且二姐学业繁重,每天晚上不一定要学到几点,肯定会影响老三老四的休息。还有,大姐如果交个男朋友,真的带回家里,连一个独处的空间都没有。再说了,你刚刚也说,我都16了,过几年可能就要结婚了,万一我带个女孩儿回家,我俩说点啥悄悄话,你们还都躲出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