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英子(1/2)
1
一间房,两张床,我和英子住在一起。
真不知道她怎么会找这么一个房子,打进门时就发现了,气氛沉闷,如果不出去晒个衣服,估计一年也不会见到太阳。房间一切家具俱全,电器也就是电灯和一个吊扇,现在手机方便,可是和一姑娘住在一起,还是喜欢有电视或者电脑的感觉,这样就可以一起看恐怖片。高中暑假去浙江找我堂姐,在她厂子里打工,闲来没事就一起看恐怖片。浙江慈溪七月的天很热的,在阴凉处如果没有空调,也是一身汗。所以降温最好的办法是看恐怖片,那年暑假看完了所有的欧美丧尸片和日韩恐怖片,现在都记得大中午看《山村老尸》时她把我胳膊掐青的场景。床和柜子虽说实用,可是总觉得有灰尘,搽洗了多次还是如此,就再没有过去去整理。
我和英子是同学,上学时追她闺蜜才认识,结果她闺蜜没追上,反而和她关系相处的不错。都是刚大学毕业出来,身上资金有限,所以出来上班就合租一起。租金也便宜,房子在城墙外围,就隔了一条护城河,当时就看着位置不错,才两个人合租。对了,我俩都是单身,用颓废一点的词形容,就是浑浑噩噩肆洒青春。单身都是同一理由:都是没人追和没人追!
我们俩住的房子是一老式砖混楼,楼层不高只有六层,我们在一层。这应该是原来单位职工的安置楼,英子为什么不介意和我一个男的合租,我觉得除了中学时期的同学关系外,还主要是这房间特别安全。一个房子,两个区域。刚进门是我住的地,只有一张床和一书桌,旁边有一书柜,整个布局围着一圈不高的栏板放置。床与书桌中间过道进深,有一台阶,不高,不到一米,四层台阶。上面就是英子住的,除了一张双人大床,还有衣柜,仅有的窗户也在她那,有时候内衣不方便外晒可以晾在里面。之前窗台有些绿萝,搬进来后都被她扔了,换了多肉植物。上面地方貌似比我这大一些,我的衣服都是放在行李箱里,扔在床下,剩下的空地顶多放一山地车。
虽说我俩住一间房,可这是两个层次的生活,我这家具摆件都是围着她那半圈在放,她在台阶那儿拉个帘子,就是两个世界。
2
忘记她是什么专业了?
记得她学校在白鹿原上面,从火车站到那儿有一趟公交,应该是240还是241,反正到了地点还要走好久。为什么会说起她的学校,因为我觉得她应该是学侦探的,如果有这个专业的话。
一次我一异性朋友三月找我来玩,天气太热,我们买的冰淇淋回去。她和我太哥们了,进了屋子就找床躺下了,还好我住在下面。看了她的睡姿,一阵无语,稍微叹息两声,摇了摇头,我只得拽出凳子反方向坐好。双手平放在椅背上,脚踏在后赶枨(g)上,安静的看着她。看着她手搭额头的睡姿,突然想起鲁迅文章里有一篇怀念他幼时一个保姆的文章,忘了保姆的名字,却记得保姆的睡姿,一个“大”字形,小鲁迅睡觉时就根本不能展开拳脚。现在她在我床上就是一个“大”字。
吃饭时间尚早,就跟三月一阵天南地北的闲谈,从中学糗事到最近相熟的几个朋友的境况。乐乐去延安上班,和尚改行了,她项目资料员对她的各种不满以及最近又给谁介绍了一个对象。听闻种种,我知道的还能再做补充,不知道的只能静静听她讲,只想等到五六点太阳下去然后去吃饭。房间有热水壶,可以懒得烧,太热喝不下去,就翻箱倒柜的找一些喝的。我这是空酒瓶比较多,饮料之类的根本就少的去,英子那边应该有,记得每天早上她去上班都会带盒奶放在包里。上去拉开帘子,左手桌上就有酸奶,可惜是安慕希那种,黏黏稠稠的,我不太喜欢可是总比没有强。
拿好就伸手给她递了过去,她看到了里面晾衣架上英子的内衣,反埋怨我说找了对象也不说声,进展挺快都同居了。因为张扬,再喝酸奶时,有些不慎撒在床单上。看着她加蹦带跳的,若是有人看见,门头上几条黑线都有了。赶紧解释,是朋友关系,别乱开腔。上学那会如果有这么一个传言,身为男士的我在解释谣言时会觉得卖力一点,但是也会有一点小得意和骄傲。可到出了学校进去社会后,反而没有这种感觉,觉得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还没有过多解释呢?英子下班回来了,或许是听见里面有女人的声音,她没有用钥匙打开,反而先敲门。
我打开门后让英子进来,顺手就关门,英子在房间扫视一圈,看见我拿她酸奶了,最后看到床单上的湿渍。刚才我那朋友过于张扬,酸奶滴落在床单上,现在怎么看怎么像那个啥。想到这儿,我的下巴估计都能掉在地上,再看英子时,英子嘴里“啧啧啧”的笑着,这下,怎么也解释不清了。三月听出英子的笑声里带有的意思,赶紧找纸去擦,看到她的举动,妈呀!这下真的是有口难辩。
“英子你还没吃饭吧?赶紧进去换衣服,我俩在楼下那家川菜馆等你,还是点你最爱的鱼香茄子啊!快来。”说完,赶紧就拉三月出了房门,关门后才长长吁吸一口气。来饭馆路上我已经和三月解释了我和英子的关系,她反而各种不信,举出种种例子说我俩相互都有意思。最后我都懒得解释了,等英子换好衣服过来,菜刚上桌,简单介绍后,就各顾自吃饭。闲谈也是对菜品口味的评价,剩下的没有过多交集,她俩难受,我也慎言。那晚,我们三个吃了一顿尴尬的晚餐,送走三月后,回去我们也没有过多交流,到了点,等到三月安全到家的消息,我也就睡了。
3
同一个女孩合租是什么感觉?
如果非要用一种感觉来形容,我觉得还不如让一种行为来说明:“过家家”。这是一种我们小时候常玩的游戏,我和邻居家姐弟俩同我妹妹一起,找一个地。我们四个会找些废弃的瓦片,搭建一个小房子(连贫民窟的草棚都不如),然后模仿家长,带着两个“小孩”模仿过日子。当时找地前提是周边无人,在麦场地里或者有太阳的墙角都可以,那是因为那时候的我们都会觉得害羞。是的,那是害羞的感觉。可是现在我同一个女孩共居一室,却没有当时那种害羞的感觉,过家家的游戏,长大后再玩,觉得过于市侩。
我和英子自己做饭吃,每次厨房缺个东西或者早上下午去买菜,都要跑好长一段路。我们楼下有一小超市,油盐酱醋都有,菜有时也算新鲜,可就是有点贵,当然,觉得贵那一两毛钱也不是事。可是每次英子都让我提个塑料袋,一同步行去买菜,下楼过了红绿灯,向东到建国门,那里早上和下午都会买菜的,都是附近一些菜园现送的。英子每次去挑挑拣拣,坏的菜叶现场择掉再过秤,葱姜蒜每次都是用多少买多少,最多两天的量。小时候在农村,买菜都是一样菜买好几天的量,比如土豆洋葱之类的,一样菜可以吃好几天。英子当时买的最多的菜是虾片和秋葵,虾片已经好多年没有吃过,幸亏是油炸就好,不然跟秋葵一样,我都不认识。没见过秋葵,不知道英子为什么买它,问了英子,她当着菜贩面反而吟起了诗。细细一听,是我们中学学过的,是汉乐府的《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里面的葵就说的是这种秋葵,而且吃了这个对你有好处,那个女的再来你就好好谢我吧!”她嘻嘻说道,看着她那脸色,唉!明白了她说的意思。
之前去英子学校看她的时候,回去学校旁边的便利店顺道买些水果和零食,最起码不能空手去吧!当时便利店为了给这个追女孩的学生便利,好多水果都是几个保鲜膜包着,上面标好价码。基本上都不砍价,标了多少直接付钱就行,当时给她买了六个蛇果,印象很深,花了三十。和她去买菜回来路上,有时也会买些水果,不过没有去过一次水果超市,基本上都是在路边买。看着有些水果的卖相,要是我去买,绝对不会,甚至都不会多看一眼。可是英子蹲下捡果子时,我就自觉的蹲她旁边张好袋子,然后结账回去。路上,城墙下夜幕降临时,会有好多老头老太太在拉二胡唱秦腔。听着,听着,就想上前拉住她的手,可是,终究没有上前。
晚饭后,英子会把水果削皮,剜掉疤眼,然后递给我,一口下去,满口汁液沁人心脾。比超市的好吃。
4
和英子合租了两个月后,她说她想养一只兔子,灰色最好。
记得那一清晨,昨夜刚下过雨,我俩这天都不用上班,就一直赖在床上。天气凉爽,赖在床上无所事事,从早晨到下午四五点钟,手机玩腻了,看电视和打游戏都提不起兴趣,床头的小说翻了几页又直接放下,我和英子仿佛在时光里突然凝固。期间饿了,我俩找了昨晚做饭剩下的蔬果将就的垫垫,第一次见她吃饭那么“凶残”,是的凶残。完全不顾形象,若不是看她那身丝绸吊带睡衣,真怀疑她到底是不是和女的,吃个西红柿完全是在我手机抢的,手腕红印满满。待最后一口面包被分食殆尽后,还意犹未尽的吮指,面包里的草莓味果酱真的不好吃。看看桌上再没其他吃的后,她这才拍拍手,收拾废弃包装袋都扔在垃圾篓。然后继续睡觉看电视,时间过得真慢,百无聊赖。
“曹,我想养只兔子,你知道哪儿有卖的?或者你知道这附近哪有宠物店吗?”突然被她这句话提起兴趣,可是我真的不知道哪儿有卖兔子的,当她说起兔子时,我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到的时我们那儿秋天撵着细狗追兔子的场景。
“准备养胖了吃吗?还是只是买个宠物?”说完这句哈话,我都有些不好意思,兔子肉真的不好吃。
上学时,我们的国庆假很长,基本上都赶在秋收时。当时作业写完,小麦下种后,田里多了些牵狗撵兔的人。有本村的,也有邻村的,多数是三五成群,或肩挑或手拄着一根短棒,常在田头野草丛中找寻野兔。现在仍然记得细狗撵兔的气势和兔子肉的味道。一个撵兔人跟我父亲是朋友,又是邻村,一次追到一只兔子,家里没人便来我家找父亲喝酒。父亲从衣橱上摸了一瓶酒下来,让母亲炒了一盘土豆丝和鸡蛋,期间他在门口将兔子放血剥皮,然后到厨房剁碎红烧下酒。那是我第一次见有人做肉里面放糖,盛了一大盆出来,留够他俩喝酒的,剩下的就是我和母亲在厨房吃。第一次吃兔子肉,干巴巴的,现在想起来都是感觉嘴里在嚼柳条。
“你到底吃过啥?没有吃过螃蟹的人是没有发言权的,你不知道这句话吗?”听英子的口气,好像吃过兔子肉的人有多厉害似的,我也懒得跟她吵。“我去过成都一次,吃过兔头,那味道啊!”听完她这句话我感觉她哈喇子都流出来了,起身一看,她正在那儿吸手指。
我去,认识她这么久,没见过她这么“花痴”的。那眼里就不是兔肉,而且周杰伦啊!是的,她和我的偶像是周杰伦,而且我俩都只喜欢《晴天》。算了,看她这么憧憬,脑子一热,就带她去吃兔子吧!
“万达广场里面最近新开了一家宽窄巷,估计里面有兔头,要不我现在就下单?……”还没说完呢,她已经拉上帘子,边换衣服边说,弄个最大份或者两份,最起码保证20个兔头。
待我俩拍着肚子回到房子,意犹未尽时,相互看了一眼,一同打了一个饱嗝。然后过了许久,英子再也没有说过养兔子的事。根据我童年的理解,自己养的东西,如果被杀烹饪成菜,哪怕再香,也不会多吃一口。
5
我有时跟朋友说跟一女孩共租一室,大多举酒一碰后再没有下文,某次当我说跟两个姑娘共处一室时,他们就不淡定了。艳福不浅之类的话说了不知多少次?不停的敬酒要传授经验之类的,有过分的甚至已经去结账了,并且约好下次的饭局。这群人啊!
是的,我现在是和两个姑娘共处一室,除了英子,另一个是她朋友,我不认识,尽管英子说是和我们中学一届毕业的。一次晚上十一点多了,听闻窗外的雨声,一时兴起起来写诗,顺手就来的灵感,挡不住的。还没写完,英子拉开帘子说是有事跟我商量一下,说她有一朋友工作找到我们租住地附近,附近房子找不到合适的,想找人合租,就找到英子了。我没意见,不过要给人家姑娘说明情况,不敢最后把我“挤”出去了就行。英子一声“好勒”,就没有下文,结果下文就是第二天拉我给人家搬家。
次日上午,见完客户,回公司路上接到英子微信,问我在哪儿?说是在二环线附近,她立马定位就发来了,说是今天管我大餐,酒随便喝,她请客。只能说她真牛逼!我从二环人才市场下车,以为跑两步就到了,结果走街串巷的,跑了一大圈才到。当时正是七月的下午两点左右,天最热的时候,我还背着电脑,到地方已经满头汗。到楼下更是想哭的心都有了,那姑娘住六层,没有电梯。气喘吁吁的弯腰爬上楼,见了英子想骂两句呢,结果话到嘴边咽了下去,而且人也凉快了。因为新的舍友好漂亮。
听英子说,姑娘姓刘,家在我们中学附近,比我和英子小几月,就称呼她为:刘妹。因为都是同一所中学,所以有很多朋友都相互了解,聊了两句基本都已经熟悉。第一次见刘妹时,她扎起头发,身穿白色t恤,粉色吊带那种,牛仔短裤,不知道为何,第一次见她我就想和给她唱当时最火的《学猫叫》。搬运东西时,就我一个男的,很多硬件都是我来,也许表现得太过于殷勤,英子看出端倪,还没追刘妹呢?就说:“你就别想打刘妹的主意,乖乖的!”这是通牒。
6
我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
可是,自从刘妹搬进来以后,真的,挺喜欢喝她熬的粥。英子之前也煮过稀饭,可多是米汤和绿豆汤,最好的买的醪糟兑水加蛋花煮的汤。喝了很久,都不如第一次喝刘妹熬的粥那般好喝,触电一样。第一次和她熬的粥是什么时候已经忘记了?记得那应该是晚上,我在西门南小巷那儿找朋友喝酒,喝了半斤,晕晕乎乎骑自行车回去。英子也有事,我们三个步行去散步消食,喝醉的我都佩服自己,做事太直接。
自己很晕,我们三个路过一个健身房时,门口有发传单的,说是店里做活动,一年健身优惠四折。我和刘妹在门口听他们各种推销,刚好醉酒我也累了,坐下就开水喝,刘妹也顺势坐下。他们再说,我一句没一句的答应着,不知过了多久,我清醒了,因为找不到英子了。转了一圈没人,刘妹也不知道,翻开翻去找不到手机,打电话也不行。最后是健身房销售说是英子在店里跟他们闲谈,起身酩酊向前,踉踉跄跄的上台阶就进了店里。具体在店里干啥已经忘了,回来刘妹告诉我,我到人家店里,进去就大声呼喊英子在那儿,完全不顾别人感受。英子当时就差交钱了,硬生生的被我拖了出来,出来时两个丫头还不停的给人家道歉,双手抱拳出来的。
回去时,已经快八点了,我们三个都有点饿,可是饥饿感不是很强。刘妹说有刚搬进来时剩下的小米花生米,可以熬稀饭,说完就自己去厨房。英子和我互生闷气,也开骂,基本上都是她骂第一句,我再回击。之前我们两个吵架就是玩玩,过后该干嘛还干嘛,可是自从刘妹搬进来以后,我们的问候语都开始带家长了,但又有度,适可而止。当刘妹说稀饭煮好的时候,我俩这点默契还是有的,一同进厨房盛粥。各自盛好粥,回到客厅,等粥凉。不说这粥有多好喝,光是看看就赏心悦目,不用说就很好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