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刘凌韵的故事1(1/2)
11岁时,你在做什么。
有人在操场打篮球。
有人在教室里读书。
有人被打断了腿,
那人就是......
18岁时,你又在做什么?
有人花前月下,谈情说爱,感受岁月静好。
有人远征缅甸,血战丛林,奋力保家卫国。
有人征战高原,挑战极限,坚持负重前行。
射击场上。
大家全副武装,手持95自动步枪,呈立姿射击姿势,枪管上挂着一个头盔,头盔里有三块砖。
这是在练毅力吗?只是一部分,重点在于“定枪”——控制射击时的后坐力。
很多人认为射击就是三点一线,扣动扳机,哒哒哒哒……其实不然,在抛去风速、重力、地球自转偏向力等自然因素后,射手对于后坐力的控制、呼吸等因素对射击也会有很大影响,因为枪械是一个武器系统,不是单独一根管子,任何微小的因素都会影响射击;拿我们熟悉的ak来说,你来个连发试试?枪早飞了!
不时有人打报告,放下枪到一边休息。本来前段时间的枪械和射击理论课以及今早射击场上一排排乌黑的钢枪让人兴奋不已,但现在,练这么枯燥的玩意儿,烦死了!
高宪绅手持步枪,呈标准的立姿射击姿势,不动如山。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流入他的嘴里,是苦涩的咸。
1小时后,整个操场只剩下了高宪绅在撑着,枪管上的弹壳垒的和他一头高。
高宪绅的手如同拨浪鼓一般晃动着,枪管上的弹壳“哗啦哗啦……”地洒落了一地。众人连忙跑过去搀扶,但高宪绅死活不肯放下枪,紧紧地握住。
不用说,他这个科目满分。
300米靶场上,一班和二班在靶场上跨立,身前摆放着一排95自动步枪;每人旁边站着一个士官,人手一个压满子弹的弹匣,是给他们压子弹的。
我军的枪支管理很严的,非特殊单位,枪支平时上锁管理,并配有专人管钥匙;而且,站岗的哨兵是枪弹分离,即一个人拿枪,一个人持弹。
曾经有一个土匪打伤过一名哨兵,抢走一支压满子弹的56式步枪。
“准备!”总教官命令。
大家向前一步,接过弹匣,“咔嚓”装上枪。
总教官拿着望远镜,厉声命令:“自行射击!”然后端起来观察。
大家几乎同时“哗啦”一声拉开枪栓,调整呼吸,扣动扳机。
哒哒哒哒……
“你偏左,修正;你,扣太重了,轻点儿……”王令边走边指导着;总教官拿着望远镜观察着;而刘凌韵却戴着墨镜就在那站着,看起来很酷。
总教官把望远镜递给她,刘凌韵摆了摆手,“我听着呢。”
“我一直很好奇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总教官疑惑。
“天赋。”
“哼。”他不服气。
“不服气?都搭档半年多了,还不服?要不赌一把?”刘凌韵挑衅。
“怎么赌?”他问道。
“赌谁成绩最好,只要你猜对就你赢。”
“我赢了怎么办?”
刘凌韵想了想,说:“你这个月伙食费我包了!”
“好!”他一口答应。
射击场,大家射击完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