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声声慢(1/2)
夜幕,无限星光闪烁,明月横空,总能给人带来无限静谧与宁静。如果你站在高处俯视,你可以看见夜幕下的城市,带给人更多的,是风格不一的人生百态。
或同家人坐在客厅里享受着天伦之乐,或半卷窗帘,埋头学习,或驾驶着汽车,用聒噪的喇叭声宣告一天的结束,或携着恋人的手,漫步街头。而你所看不见的,或有人依旧待在燥热的厨房里,面对着各种食材同焰火燃烧;或在某包间里,拉扯着疲惫的笑脸灌下最后一杯辛辣的液体;或在坐在电脑屏幕前,为明天的预案绞尽脑汁。
我不记得是谁说过这么一句话:生活,本就是一罐装装满五颜六色沙尘的瓶子,它们像水一样交汇在一起,却又颗颗分明。
直到法医将李钧的尸体用裹尸袋装起来运走,杨砚才挂了电话朝我走来。距离破案期限还有十九个小时,刚刚逮捕的嫌疑人却自杀身亡,让整个案子又陷入了迷茫中。杨砚被局长骂了个狗血淋头。
“走吧,先去吃饭。”杨砚看了看手表,自顾自说道:“你也一天没吃饭了吧?”
见有人请客,我自然不会客气,挑了一家挺有名气的烤鱼店,我无视杨砚抽搐的嘴角,点了店里的招牌青椒鱼。
“我就知道,碰见你准没好事。”杨砚看着微信里个位数的余额,额头已经布满黑线。
我笑嘻嘻地给他递了根烟给他,便抓起服务员端来的餐前零食往嘴里塞。不知是我两天没睡的缘故,还是我长时间没有进食所导致的,我连说话都开始结巴:“你,你,你们是什么时候,盯,盯,盯上庄磊的?”
杨砚瞪了我一眼,最终还是妥协了:“杜仲伯倒台后,我们发现他在境外还有一家子公司,名下还存着大量汇款和豪车别墅。顺藤摸瓜查下去,却发现有一栋别墅就在临市,而别墅的房产持有人就是庄磊。”
“所以,你们怀疑庄磊也是其中的一条漏网之鱼?”趁着杨砚没注意,我将整块鱼尾都夹进了自己的碗里。
“有可能,但是我们调查发现,庄磊自2017年来莲城开办了一家心理诊所后,就一直本本分分营业着,他和杜仲伯似乎并没有什么联系。”
“你看过汉尼拔的电影吗?”我将鱼刺一根一根摆成它原本的生理结构,就连尾鳍也不放过。
“你是说,他曾利用自己的病人,帮杜仲伯杀过人?”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就在这时,旁边的一个小孩摇晃着汽水瓶,随后拧开,白色的汽水瞬间便向我们喷溅过来。
我眼疾手快,抄起杨砚的外套就护住了我和那盘烤鱼。
“靠,这是我老婆给我买的。”
杨砚劈手夺过衣服,心疼得用纸巾一点点清理着衣服上的水渍。
“真是不好意思啊!”
女人连忙将小孩抱在怀里,对我们投来歉意的目光。
见我们都没搭理,便露出不满的神色,别过了头去。
“吃菜吃菜。”
为了表达歉意,我连忙将烤盘里的金针菇,土豆,一股脑夹在了杨砚的碗里。
闲聊了一会儿,我们再次将话题转移到了李钧。法医说,李钧死于氢氰酸中毒,而包裹着氢氰酸的胶囊,一直被他藏在口腔里。
“真是狠啊,他也不怕胶囊漏了。”杨砚一边解决着我夹给他的菜,一边感慨。
“很容易啊,涂上一层指甲油就可以了。”鲜美的鱼肉在我的口腔里化开,沿着食道慢慢滑向我的胃袋。
“靠,这你也知道。”杨砚白了我一眼。
我耸耸肩,将手机打开,点开一个新加入的qq群,递给了杨砚。
“这是什么?”
“****,没听说过?”
蓝鲸,源于自俄罗斯流传出来的自杀游戏,游戏的参与者会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威胁,凡是参与该游戏的,皆是10至14岁的青少年,在我国也造成了多起青少年自杀事件,影响十分恶劣。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这种事故,我国一直在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几年前的事了,你怎么还有这种群?”杨砚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正大快朵颐的我,认真地问道:“你看心理医生,不会是有别的原因吧?”
“活着多好,有吃有喝的。”
我将一大块鱼腹肉吃得干干净净,有往嘴里送了一口鱼汤,鲜香麻辣的滋味不断得刺激着我的味蕾。
“只要你在qq随便搜索几个精神病患者交流群,然后表露一下你有自杀的倾向,就会有人主动加你,然后把你拉进这个群里。”
杨砚翻阅着群里的聊天记录及一些文件,一张图片定格在他的瞳孔中。那是一张胶囊的照片!
“你是怎么知道的?”
杨砚已经没心情吃饭了,便拿出手机,按照我的话在qq里搜索了起来。
“我记得网上有个案例,说某某戒毒人员,在网上加入了一个戒毒者交流群,这个群原本的作用是为了让群友们互相鼓励对方戒断毒品,但是部分毒贩却在其中看到了商机,经常在群里拉拢一些意志不坚定群友,只要你拍一段吸毒的视频,就会把你拉进一个网上贩毒的群里,定期销售毒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