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侦探推理 > 紫薇真经之内经篇 > 第二章 中医基础

第二章 中医基础(1/2)

目录
好书推荐: 爱豆爱上被观察的素人嘉宾了 唯有一剑 这是我的帝国 宝可梦之我的姐姐是小霞 都市重生之剑仙归来 清道夫人 志公传奇 神州第一御兽师 人遁 惊悚游戏:我立于百万次回档

第一节 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是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组成方剂的药物可按其在方剂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称之为君、臣、佐、使。

古今医家,对于君臣佐使这一开方原则笃信不移,我却不以为然,不免妄自揣测,古代之所以如此配伍中药,原因或许在于药源不足,物流不够发达,不能配齐所有对症合适的中药,不得已出此下策。依我看来,中药配伍,关键在于知晓脏腑阴阳状态,哪里该补,哪里该泻,补不足而泻有余,方合天道。

第二节 性味归经

相比君臣佐使,中药的性味归经在我看来,更为重要。性寒性凉之药泻阳之有余,补阴之不足;性温性热之药补阳之不足,泻阴之有余;性平之药,或滋阴,或平补,毒性较小,适合慢性疾病的后期调理。

至于归经,人身共有十二正经,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其中肺经、大肠经属金,心经、小肠经、心包经属火,肝经、胆经属木,脾经、胃经属土,肾经、膀胱经、三焦经属水。

性味归经,还有一项是味,咸入肾,甘入脾,苦入心,辛入肺,酸入肝,中药之味相比于食物之味,重要性不大,在此不做赘述。

第三节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每种中药作用于人体后对病位和病势所产生的趋向,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四气五味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升指升提举陷,降指下降平逆,浮指上行发散,沉指下行泄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气味阴阳归属及其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根据机体升降出入障碍的不同病位病势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升浮药能上行向外,有升阳举陷、解散表邪、透发麻疹、托毒排脓、涌吐、开窍、散寒等作用,病变部位在上在表、病势下陷的宜用升浮药;沉降药能下行向里,有泻下通便、清热降火、利水消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止呃、平喘、收敛固涩等作用,病变部位在下在里、病势上逆的宜用沉降药。

用阴阳之道来看待升降浮沉,升浮为阳,为补为发,为表为向外;沉降为阴,为泻为收,为里为向内。古代医家李东垣、王好古、李时珍等人对中药之升降浮沉这一属性颇为重视,我却认为,这一属性虽然确实存在,但对于中医之辨证开方和对症下药并不十分重要,相反,却使中医变得复杂难学,晦涩难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医之道,经过几千年众多名医大家的研究和阐述,精华与糟粕并存,而我等后世之人,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医书读厚,再读薄,才是正道。

第四节 表里

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一般而论,从病位上看,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相对为外,脏腑、骨髓相对为内。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外有病属表,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较深重。从病势上看,外感病中病邪由表入里,是病渐增重为势进;病邪由里出表,是病渐减轻为势退。因而前人有病邪入里一层,病深一层,出表一层,病轻一层的认识。

疾病在表,当分寒热,寒应使辛热散寒之药,热当用辛凉解表之药;疾病在里,当分上下,在上则使其病气涌发于上,在下则使其病气散泻于下。

第五节 虚实

虚实,是八纲辨证中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邪气盛为实证,正气衰为虚证。《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海洋领主:从成为钓鱼佬开始 玩家请自重,这个位面真的会破碎 你才玩半年,都代练到总决赛了? 冠军都拿腻了,居然还要青训? 修仙:但不是游戏 说好开发消消乐,地球战争什么鬼 LOL:我职业打其他游戏不行? 全民小镇之辣主麻仆 最终领主 第四天灾:人在高武,游戏成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