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1/2)
不知过了多久,慕容燕忽然坐起身来,一脸错愕吃惊的看着周围,映入眼帘的是粉色的纱幔,慵懒的耷拉在一起,头顶是缕缕流苏,轻微飘摇,身下是柔软舒适的木床,她缓缓掀开纱幔,黄花梨巧木屏风立在眼前,金丝玉缕,一针一线装点屏风上下镶边,屏风上淡雅的映着四行簪花小楷秀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再看紫檀窗木,雕刻的极为精致,窗下是少女的梳妆台,铜镜高傲的置在这稀有木材的台子上,精巧好看琳琅满目的各种发髻、水粉、胭脂、首饰等等,配合这满屋的檀香,实在是清新雅致的不像话了。
她虽也是妙龄女儿家,但成日都与案子犯人打交道,官衣素不离身,早就对女儿家的妆容衣饰不放心上了。此时只见自己正躺在一张粉嫩明亮的少女绣床之上,一下子脸红到了脖子上,慌慌张张的站在床边,看都不好意思多看一眼。
只是,始终是女儿家,哪个少女不思春,哪个女子不爱美,她试探着缓缓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柔软的纱幔,秀唇微启,轻柔的吹着流苏,那流苏荡来荡去,撩动着她的每一抹柔情,此刻再也没有矜持,不顾一切的荡进了慕容燕的女儿心......
片刻,她忽然想起:“我怎么还活着”,她倦意全无,只记得自己已无了意识死了过去,此刻只觉神清气爽,有种浴火重生的感觉。
她出了门一看,已日照斜山,她想起自己睡过去明明是下午时分,如今已是次日上午了,暗暗自责,心急如焚,只怕自己误了正事。
她着急忙慌的四处寻找,想知道身在何处,忽的发现院子中立着‘唐’字大旗,闪过一个念头:此间莫不是唐家堡?
正自揣测时,一白胡子老人上前恭敬道:“客人你醒了呀,快随我去见姥姥吧。”
慕容燕退后一步道:“你是何人,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唐家堡,老朽是这里的管家。”
“什么,这里便是唐家堡?”慕容燕一下激动了起来。
“不错,正是唐家堡唐门。”
慕容燕一下子喜极而泣,终于到了,她本以为要带着那么多遗憾抱憾终生了,此刻自己完好无损的站在唐家堡,她默默地感谢了无数遍上苍。
“大爷,请问是谁救我上来这儿的?”
“是我家小姐,昨日她下山,傍晚回来时带着你,那时你已昏迷不醒,小姐便让你睡在了她房里。”
“烦请您带我去见小姐,我好当面道谢。”
“你先跟我去见姥姥,这堡中来了外人过夜,姥姥已很是不悦。”
“可是唐姥姥吗?”
那管家点点头,慕容燕顿时松了口气,笑道:“大爷安心,我与唐姥姥昨日已在山下见过了,虽是一面之缘,但也相谈甚欢,也算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了。”
那老人面露异色,再也没说什么,快步带着慕容燕到了客堂。
慕容燕进门看时,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庄严尊贵极了。只见两排黄巾力士分站两侧,面色严肃,客堂左右各坐两人,一一端坐正目不转睛的打量着自己。那四人模样颇有相似,看着像是四兄弟。客堂之中大理石案桌朕重摆在正中,案上摆着精致的茶具,后面立着一紫檀圈椅,这椅子较一般椅子大两倍,背后靠背可往后拉伸,若坐的久了便可就地一躺。椅子上纹路乃是凤舞九天,端是尊贵极了。
慕容燕被这肃穆的气氛莫名弄得有点紧张,她忐忑的走上前,一眼看见那正中圈椅上坐着一白发老妪,正是昨日市集遇见的那唐姥姥!
她登时心情放松了不少,双手打开,放到胸前,缓缓下腰,屈膝恭恭敬敬的行了个揖礼,笑道:“昨日有幸与婆婆在山下一见,今日又得缘相见,婆婆别来无恙啊。”
殊不知那唐姥姥高声喝道:“放肆,你这小辈,第一次见我这老者竟然不行跪拜之礼,上来也不报名讳,竟敢妄自叫我什么婆婆”,她声音忽然较昨日沧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不少,语气颇为朕重。
慕容燕自然吃了一惊,不解的看向她,只见她眉眼之间比昨日严厉暴躁了许多,不禁想起那老伯所说‘那刁婆娘在山上就跟吃了炮仗一样,一下山就变了个人’,结合眼前此景,暗道果然如此。
唐姥姥见她呆立原地盯着自己看,勃然大怒,手中拐杖猛敲大理石桌案,厉声道:“大胆,你一直盯着老身看个什么,好生无礼。”
慕容燕回过神来,慌忙跪下,朕重说道:“晚辈慕容燕,拜见唐姥姥。”
唐姥姥怒气微消,面色也缓和了不少:“这还像话,看你衣着你是个捕头,我唐家堡素来和朝廷没有瓜葛,你来干什么?”
慕容燕不慌不忙道:“晚辈虽是朝廷的官吏,但此行与朝廷无半点关系,乃是私事。”
“所为何事?”
“晚辈一重要之人被莫罗针所伤,特来求药,救他性命。”
“哦?是什么重要之人?”
慕容燕心下一凛,没想到这姥姥还什么都要问,她脑海中浮现任绝遥的面庞,顿了一下道:“是...是我的救命恩人。”
“嗯,救命之恩,确实不能不报,那你从何处来?”
“京城,我赶了三天三夜的路才到了此地。”
唐姥姥点头道:“嗯...此地距京城1800多里,你星夜赶路,没想到你这小女子还是个颇有情义之人。”
慕容燕听到她语气好了很多,欣喜道:“还请姥姥赐药,晚辈还要赶回去救人。”
唐姥姥疑惑道:“我唐门虽然以暗器、机关和毒药闻名江湖,但却并没有什么莫罗针,你为何问我们求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