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传承(4000字)(1/2)
第二十章 传承(4000字)
“要怎样才能得到九秘?我无意中毁掉了九层天梯……”
“整座主峰才是经书,传承并不在九阶天梯中,唯有拙峰大放异彩,光华冲天,仙气缭绕,才意味着传承再现。”
“别无他法?”天皇子有点不耐。
“万载以来,只出现过一次意外,有一位前人在传承未现时得到了九秘的修炼法门,最终成就堪比上古大能,法力滔天。”李若愚叹了口气。
“他怎么得到的?”
“谁也不知道,他临终前,只说了十二个字。”
“哦?”
“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巧若拙……”
整整一夜,天皇子都盘坐拙峰之巅,仙凰敏锐的神识反复探寻整座山峰,额骨眉心处,五色光华闪烁不断。可惜,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说是整座主峰就是一部经文,但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夜深人静后,前方一座山峰更加璀璨了,漫天星辉垂落,洁白的星力汇聚一方,似瑞雪纷飞。那是星峰,太玄立派以来,有一半的掌教出自星峰。
这枚吊坠就是那时炼化得来的,留给了他的第一个子嗣,是梦幻级的仙料。
当然一般来说,能成为大帝者,都是在血气旺盛的壮年破关证道,六千岁成皇可谓古来仅见。
莫名的声音在回响,李若愚在宫阙间一动不动,静如磐石,聆听天地间的妙音。
“你不用紧张,我没有恶意。”
这件重宝在天皇宝藏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是以悟道古茶树的树心精核制成,举世再无第二枚。
最终,寂静的拙峰上,一切景物都消失了,只剩下一颗种子和一片泥土。
他的手中捏着一枚晶莹剔透的吊坠,并无光华四射,却有无穷神韵内敛。
此法自然绝不可能与天皇经文相比,不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互印证也受到了不少启发,但也仅此而已了。“我的身世,我的敌人,我的路!”注定与此法不合。
对于他来说,最关注的还是那九秘。九秘之“皆”,神奇无比,十倍战力,不止是法力的提升,肉身,神识……一切能想到的维度,都是十倍叠加,同样修为的两个人对抗,只要触发就是绝杀。
在太玄大人物做出决断前,各峰弟子早已开始议论。许多了解拙峰历史的人,心思活络起来,打定主意要投过去。
“殿下果然悟性非凡,证道可期。”梨琴恭喜道。
拙峰之巅,出现一副奇景。虚空中像是有一个自成天地的小世界,里面草木繁盛又凋零,一会儿绿叶欲滴,一会儿凋萎枯寂。又有琼楼玉宇浮现在上,横亘虚空中。李若愚像化石一般,盘坐半空,与其对立。
……
反正不急于一时,天皇子盘坐,开始继续修炼《不死经》和《西皇经》,他的心渐渐静了下来。《不死经》是一代天皇开创的无上法门,放眼诸天万域,亘古岁月,有几人能与天皇比肩?至多并列,无人敢说稳稳压制,他开创的心法自是夺天地之造化,玄奥无穷。
此时,拙峰下早已聚满了人,不过没一人擅闯,也没一个人飞空,都在山下静静的等候,绝大多数都是为投师而来。
此时再无一人敢轻视拙峰,绝大多数都是各座主峰的杰出弟子,甚至有不少人是各座主峰的杰出弟子,甚至有不少人都是各座主峰峰主的子嗣。李若愚静静立身山上,没有看山下众人,而是向天皇子开口道:“你们,是太古生物吧。”
天皇子心中空灵,与拙峰合一,李若愚所感悟到的一切,他同样聆听在耳。
“没有祥云漫天,没有瑞彩万道,理应未到开启之时,却给人高深莫测的感觉。”
“侮辱殿下的人,最好掂量下自己的斤两。以为躲起来我就找不出来你们吗?”音律入道的圣者,手段显然超出了这些人的想象力。
众人各怀心思时,天皇子在拙峰上捕捉到了那一缕微妙的神韵。
天皇子发现怀中的悟道茶树心吊坠轻轻颤动,“看来是九秘出世了。”再也不理会拙峰心法,开始捕捉那种道韵。
忽然,一种莫名的道韵流转,无比神秘,与拙峰心法截然不同。没有声音,没有波动,只有一种奇异的神韵显现。
他本就流淌有真正的仙凰血脉,又是天皇第一代子嗣,根骨绝世,修行一年抵别人百年不止。持悟道茶树心吊坠修行,更是让他的灵性、悟性提高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状态,轻易就能进入悟道境。
不过,很快云雾散尽,他变得普通了起来,像是乡村中的平凡老者,没有一点出奇之处。
古时有人五千岁才苦熬成圣,但在此后一飞冲天,愈战愈勇,最终六千岁得道成皇。
九秘之一,瑰丽绝世,运转起来,偶然触发。可数倍、十倍的发挥出战力,是所有圣地与荒古世家都眼红的罕世秘法。
天明,李若愚性转,长身而起。整个人极其飘渺,显得无比的虚无与遥远,像立身于云端,隔着一片星空,沾染历史的尘埃。
天皇子不是李若愚,他的性情与此道不合。且刚来此地,不明此山的根脚。不过贴身的悟道茶树心吊坠,神奇非凡,让他快速进入了状态。
起初,并不是所谓的仙术传承,而是拙峰的根本心法。
“什么,他不是人?”
心中一震,双目恢复了清明,九秘之一,化成种子,烙印进心田,破土而出,成为永恒的生机,孕育在自然中的无上秘术被他彻底得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