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笔记 > 第九十章:柳公权笔谏/韩俞直谏

第九十章:柳公权笔谏/韩俞直谏(2/2)

目录
好书推荐: 清穿之败家福晋狠嚣张 这个天下我要定了 替嫁后,总裁他被我丑醒啦 肖遥一梦 今天也要花光大佬一百亿 魔医凤鸣 龙飞九州 以神之名称霸世界圈 只想做你的守护星 大冤种加班中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韩愈他从自然界的各种天籁得到启发,加以比附,在此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著名的“不平则鸣”的观点。行文奇偶交错,整齐而富有变化。

韩愈的记叙文,有叙事的,比如《平淮西碑》称颂唐宪宗力排众议平定叛乱的功绩。他写人的文章最多,如《张中丞传后序》记叙张巡、许远、南霁云等英雄,《柳子厚墓志铭》详细记载柳宗元的生平事迹。这些作品记叙十分生动,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韩愈的抒情散文,多数见于祭文、书信、赠序。这类文章最能够见出作者真挚的性情,也是韩愈散文中最好读的一类文章。其中有表现骨肉之间深厚感情的,也有表现朋友交往患难情谊的。以《祭十二郞文》为例,作者在追叙兄嫂的抚育之恩以及他与侄儿十二郞幼年时“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的患难与共的经历之后,有这样一段抒情: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与相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作者行文朴素,如泣如诉,仿佛是与逝者共话家常,在述说中自然地流露出对于十二郞的怀念与痛悼之情,令人肝肠寸断。

韩愈的古文,气势充沛,纵横捭合,或诡谲,或严正,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在司马迁之后,他是成就最为显著的散文大家,受到古代文人的高度推崇。后来,人们把他和柳宗元两人称为“古文运动”的创导人。

韩愈不但文章写得好,还是个直言敢谏的大臣。在他写完《平淮西碑》之后,便做出了一个得罪朝廷的举动。

原来唐宪宗到了晚年,迷信起佛教来。他听说凤翔的法门寺里有一座叫护国真身塔的宝塔,塔里供奉着一根骨头,据说是释迦牟尼佛祖留下来的一节指骨,每30年才能开放一次,让人礼拜瞻仰。人们瞻仰之后,便能够求得风调雨顺,富贵平安。

佛骨崇拜本来就是违背释迦牟尼“四大皆空”的祖训的,但许多寺院为了迎合僧众的迷信需要,就人为制造一些假佛骨(影骨)或假舍利(舍利是火化时修行者体内结石遇高温后的结晶体,假舍利则大多为水晶制品)。唐宪宗对此深信不疑,特地派了30人的队伍,到法门寺把佛骨隆重地迎接到长安。他先把佛骨放置在皇宫里供奉,而后送到寺里让大家瞻仰。下面的一班王公大臣也千方百计想得到瞻仰佛骨的机会。

韩愈向来不信佛,对这样铺张浪费来迎接佛骨很不满意,便给唐宪宗上了一道奏章,劝谏宪宗不要干这种劳民伤财的迷信事。他说,佛法的事,中国古代没有记载,只是在汉明帝以来,才从西域传进来。历史上凡是信佛的王朝,寿命没有长的,可见佛是不可信的。

唐宪宗接到奏章后龙颜大怒,立刻把宰相裴度叫了来,说韩愈诽谤朝廷,一定要处死他不可。

裴度连忙替韩愈求情,唐宪宗才慢慢消了气,说:“韩愈说我信佛过了头,我还可宽恕他;他竟说信佛的皇帝寿命都不长,这不是在咒我吗?就凭这一点,我决不能饶了他。”

后来,有很多人替韩愈求情,唐宪宗没杀韩愈,把他降职到潮州去当刺史,一年后才回到了长安,负责国子监(朝廷设立的最高教育机构)的工作。就在这一年(公元820年),唐宪宗死在宦官手里。他的儿子李恒即位,是为唐穆宗。



目录
新书推荐: 开局四零,手握星际商城带飞祖国 毛茸茸番外:我可爱亿点点怎么了 斗破:岩王帝君尘世闲游 回到唐朝当反派 魔法少女的骑士哥哥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美利坚:我来是留学,不是留情啊 斗罗:我用影子开修罗 斗罗:修改剧情,全员开始抽象 古龙复辟?我真不是尼伯龙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