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一张好牌(1/2)
第794章 一张好牌
某种程度上讲,曹海洋和颜博是一类人,不然也不可能是颜博接收了曹海洋留在松江捕快这一块的人脉,成为领头羊。
相比较而言,曹海洋更正一些,颜博则更剑走偏锋一些,要说到有没有些许小小违规之行为,前者几乎没有,后者则手段高明,大方向不犯错,更为灵活一些,相较而言,现在的颜博名声也更好一些,朋友更多一些。
可当网络上这个曹队出名之后,很快‘知情人士’就将其现在做什么给曝光出来。
大区域的捕快领头羊。
那妥妥的小说男主角了,我们正想打听一下这位曹队现在过得如何,就怕是功臣受苦受累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如今得知人家一路高升,听得他的故事就更有兴趣。
曾经曹海洋侦办过很多的案子,远比治安层面多得多,最开始讲故事,江湖路社会事,可当大家开始关注到某个人的时候,他身上的故事越是离奇,大家的兴趣也就越浓。
很多他的故事,也开始被有心人挖出来,其中夹杂着一些魏涛安排人掺和进去的真材实料,更加丰富的故事的多样,也让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直接晾晒出来。
真正能够称得上是英雄的人,总会有一些让人难以企及的传奇故事经历,曹海洋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分内之事,时过境迁,那些曾经的工作经历,如今成为了足以让人惊叹的故事,揭秘之后精彩至极的故事。
一桩桩一件件,有些是民间亲历者的讲述,有些是旁观者的讲述,有些则是一些类似被揭秘的资料形式。
当然,这里面不包括鸡条的严民总是说着节目组经费不足这个梗。
他是如何承包老的电影院改成综合电子商场,如何开办生态度假山庄,如何开房地产公司,如何买下出租车公司……
所谓的退休待遇,于他而言,差不差这半格,有差别吗?就算不女儿女婿一分钱,也没差别。
“安顺集团在松江的业务,那时候曹海洋可正是……”
《小欢喜》,春风中学。
有些剧组不走心,曾经颜王拍摄的一部《我非英雄》,那观看体验感之差,直让人觉得造型丢分影响到观看。在电视剧视角里,男主角,竟然会是两个发型的切换出现,不是角色两个发型,是演员在拍摄期间不同发型,后期剪辑的时候直接按照剧情时间线剪进去,可能这边开着车是一个发型,下车到达一个现场,换个一个发型,再到下一个现场,发型又换回来了。
优质的基础条件,使得魏涛在工作上也总是‘跑题’。
很多都在全城老百姓的眼皮子底下,现在又是在全国网友的视线关注之中,你说,这样的人,不应该成为热度的焦点吗?不应该得到来自于大家的认可和关注吗?
现在突然有了这么一个机会,我家里有个亲戚在安顺上班;我曾经就是别的手机店员工,亲眼见证了德信手机卖场的崛起;我曾经在安顺地产的销售部实习过……
魏涛知道那部电视剧,虽说有那么点不接地气,但表露出来的问题却是实打实的,也是很多高三家长都遇到过的。
想要成为网红的所有短视频创作者,尤其是松江以及附近城镇的,这样好的机会,我们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拥有最高的热度,那还不抓准机遇,争取让自己也跟着这波热度,完成从底层自娱自乐到短视频创作者能够以此为生的阶层蜕变。
他有一个女儿,他的女儿嫁给了青梅竹马的初中同学,那个人我们还都认识,大名鼎鼎的安顺集团当家人,千亿富豪魏涛。
有人详细介绍了鲜时光的会员制度,办了会员卡,充分了解,到网络上讲述给那些好奇的人,称赞魏总的天马行空想象力是真的强,十年前就有这样的想法,那时候我们还为楼下出现小超市代替食杂店而觉得无比方便呢。
门生故吏,也就是那些在队里跟着自己干的老哥们,需要照拂一二,在松江有颜博在没任何问题,至不济还有安顺这杆大旗可以借势呢,为了曾经那些出生入死的老下属老伙伴,曹海洋到是不介意在女婿身上借一下光。
房子外面的冷,放在东北的初冬去拍摄,这时候温度没有那么低,如果降雪量不够,可以提供一些人工降雪,如果是在山村,因为汽车尾气不多和环境因素,落一场雪,很容易银装素裹,如果不是持续几天高温回暖,几乎也很难完全融化。
从跑男到鸡条,再到拍摄影视剧,现在一档慢生活的综艺节目,魏涛也给扔到了家乡,明知道东北天气冷会造成一定的拍摄困难,但外部环境永远可以用更为精准的提前布置和应对方式解决。
还有人将松江这边交通广播电台的一些节目进行剪辑,里面提到了雷锋车队,提到了大家一起救助落水女子、全城大追捕逃犯的故事。
他是真的挺佛系的,到现在有机会到燕京,依旧佛系,最多再干个两三年,再高又如何?他又不想把控着一些什么东西。
有些家庭剧,为了屋内一些画面拍摄的感觉,包括镜头的延伸,包括一些坐躺等等生活姿态的拍摄角度更多元化,会在棚内拍摄,搭建一个房间,到时候外部光源都能技术做到,专门的镜头对外可以去实景拍摄,剩下在棚内房间,可以将房间的‘墙壁’进行移动,或是拍摄一些窗外‘悬空拍摄’的视角,角度更多一些。
都有人在讲,这过程中免不了魏涛的高光形象就出来了。
拍一拍安顺麾下的产业。
“这个提议好,我也别跟何老师看了,你魏总给推荐一个地方,让节目组到那提前开始准备就好了。”
“那他们之间的关系,有没有那么干净透明呢?”
黄三石过来也吓了一跳,还以为是魏涛提前让人收拾准备的,跟住在这里的人一打听,哪里是,原本就是这个样子。
想要当网红的时代里,有机会能够不靠颜值不靠才艺就吃网络这口饭,太多普通人都想要尝试一下。
当然也有反过来的意见,哦,原来说魏总是草根,那也是无稽之谈呢?他们是互惠互利吧,现在老丈人要仰仗姑爷子了吧?
“你是不了解曹海洋是何许人也吧?还他仰仗女婿,没搞错吧,真正力量上,谁敢说曹海洋输魏涛。”
很多松江人,都开始凑这份热闹了,原本就是拿猫牙当一个娱乐工具,看着别的网络主播网红赚钱,羡慕不已,可自己跟风发了好些段子,也无人问津,最终沦为自娱自乐的消遣。
官方也给了一些相对正面以及肯定的资料,让那些还有人质疑的故事,尘埃落定,当年的曹队确实如此勇猛,真正的超级战将,真实情况可能比你们想象的还要疯狂。
没想到啊,这算是本末倒置吗?算是你借给我、我还给你的不同时空债务关系完结吗?
魏涛一个电话,一切问题沟通完毕,听闻有剧组来拍戏,在假期在学校内进行一些拍摄,学校也乐意,甚至还愿意发动一些高一高二的学生,在假期偶尔来客串一下,也算是学业繁重之余,学校家长联合起来给他们提供的课外活动。
捕快总衙门,在热度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在派出调查员确认了曹海洋这个人的所有履历之后,明里暗里都看过了,本身根红苗正,祖父是战争年代的老兵,父亲也上过战场,曹海洋自身,也是各路条件都过硬,转业回来之后,工作多年一直都在一线,也是最近十年才走上了领导岗位。
从始至终,从网络发酵,最开始曹海洋被人诟病,再到一路发酵成为英雄存在,最后到被人考察,他都未曾跟魏涛有过一个电话沟通,更不要谈见面。
我盖一个平房,加厚的,有夹层的,夹层里面可以提供供热的,这样屋内的温度问题迎刃而解,别的节目组资金紧张,在魏总的项目里,只要为了品质,永远不会出现资金紧张的问题。
生活从未在这里做过虚假的掩饰,卫生程度,环境,生活节奏,学习节奏,这里的保持原样,让黄三石觉得自己剧本里的紧张氛围似乎一点也不虚构了,不需要戏剧化的加工了,只需要在这里找几个家庭随便采访一下,真实程度这件事即可迎刃而解。
“我不知道安顺集团,也不知道那算不算第一桶金,我只知道魏总的第一桶金是在安顺投资赚到的。”
身份的转换,职能的变更,都能够轻松驾驭表现不错,最近也有风传,要将其提到副职的位置,证明在他所工作的区域,也得到了相应的认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