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谶言(1/2)
寒风凛冽,白雪皑皑,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孩童,背着一截树枝,伏在地上,仅凭着双手的力气,一点一点的,摸索着爬行。
许是太过寒冷,小孩搓了搓手,喝出一口热气。揉了揉僵硬的脸颊,小孩探手入怀,取出了一个破旧的水囊。浅饮一口,感受着入口的温热,小孩勾起嘴角,甚是满足。
不曾想,温水入府,勾起了腹中得饥饿,使得瘦弱的小孩,面色一苦。
奈何,身无吃食,只得紧了紧腰带,多喝了几口温水。
以水饱腹,小孩伏下了身子,再度前行,在漫山的积雪中,拖出了长长的痕迹。
许久,小孩的身影,来到了一处陡坡之上。
短暂的停留,小孩咬了咬牙,取下枯黄的树枝,沿着陡坡,一点一点的,一寸一寸的翻找了起来。
天可怜见!
挥舞的树枝,已有大半,没入了土中,拔出来时,带着微甜的汁水。小孩面露喜色,搓了搓麻木的双手,吃力的扒开了冻土。
冻土之下,颇为松软,一截根茎,紧握在小孩的手中。
舔了舔青紫的嘴唇,将断掉的根茎,收进了怀中,小孩搓了搓手,小心的挖掘了起来。
苍天不负苦心人!
那小指粗细,根茎的末端,两个拳头大小的红薯,静静的躺在坑底。还有几个,比之更大的红薯,紧紧的挨在一起。
摸索了许久,小孩心中估算,这挖出的坑中,有着二十来斤的红薯。
然而,短暂的欢愉之后,小孩却犯了难。
二十来斤的红薯,比之小孩,轻不了多少。有心驮运,却没有足够的气力。
小孩抬头,四下里摸索,想要寻个物事,装下这些红薯。
说来也巧,小孩的身前,不远处,立着一个迷惑鸟兽的草人。草人带着斗笠,披着麻衣,斜挎着一件,满是补丁的布包。
小孩极为振奋,费了一番功夫,将草人放倒,取下了厚实的麻衣,带上了半新不旧的斗笠,将挖出的红薯,一个一个的,放进了布包之中。
同时,这个年岁不大的小孩,利用捆缚草人的麻绳,将满满当当的布包,牢牢地绑在,原本是用来,支撑草人的长杆上。
解下了腰带,捆在了长杆的根脚。
套在头上,咬住腰带,小孩拖着今天收获,‘踏’上了归途。
却不知,山中人家,望着积雪覆盖的大山,面露忧愁。
似是愁绪所感,雪花飘然而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将小孩拖出的长痕,尽数的掩盖。连带着小孩一起,藏进了白雪之中。
“真是个,倔强的小东西!”一声叹息,悠悠的响起。有一袭青衫,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抱着奄奄一息的小孩,皱起了眉头。
拂去孩童身上的积雪,那一袭青衫,拎起了破旧的布包,裹紧了小孩身上的麻衣,隐没于纷飞的大雪之中。
好在足迹为引,仍能辨别,那一袭青衫的去处。
那是一处学堂,三间瓦房,已是村中最好的建筑。院中的古树,还是逝去的长者,亲手所植,已有百年。几个皮实的孩童,骑在枝干,团起了树上的积雪,与树下伙伴,打的火热。
见到一袭青衫,步入院中,树下的孩童,屈身拱手,口中敬称:“先生!”
而那树上的孩童,连忙下来,低垂着脑袋,伸出了通红双手,怯弱道:“请先生责罚!”
“小心一些,莫要伤着!”一袭青衫,柔声一笑,并未斥责。抱着仍旧昏睡的小孩,走进了屋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