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海棠(2/2)
小鸥毕业了。几个乐队成员为她饯行。结束时她有些更咽,说参加冰点乐队是四年大学里最难忘也最快乐的事,让大家“苟富贵,勿相忘”,今后常联系。
期待已久的旅游终于出发。只不过小丁约了倩倩,自然又加上老四,“二人转”变为四人行。
避暑山庄好大,承德市区好小。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座山庄半座城。
越久远的历史迷雾越多,尧舜禹只留下传说。但清代离得太近了,容易观察到更多的细节。
避暑山庄里,随处可见乾隆的题诗。以数量而论,乾隆皇帝是当之无愧的写诗冠军。据统计他在位六十年是21900天,写诗41800首,平均一天要写近两首诗。《全唐诗》里所有诗人加起来,也不如他一个人写得多。
潘枫看向小丁:“不管写的诗质量怎么样,至少说明他够勤奋。”
“还说明一个问题,身体好,精力充沛。”老四嬉皮笑脸。
“但质量还应该是第一位的,乾隆的4万多首诗,有谁会背一首?”
“可人家是皇帝,那些诗人,哪个能作皇帝?”倩倩接上话。
“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还有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过,诗虽好,这是废君,不好算数。”
“诗人和皇帝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不是一路人。”老四道。
潘枫想反驳他,一时没找到合适的例子,遂道:“老人家就是全才,既是政治家、军事家又是诗人,他16岁的时侯写了首《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你看这气魄。更不用说后面写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
小丁说:“待到秋来九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月八,我花开罢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呀,黄巢是起义军,不过也称过帝。”
潘枫想起一个例子:“朱元璋,有一次在庙里写在墙上的,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汉,只顾哓哓问姓名,这个是皇帝吧”。
“这也不算好诗啊。”
大家贫嘴逗了半天,得出共识,古人写诗就象现代人说话写文章,属于日常基本功,和当今的所谓诗人不是一个概念。现代诗人已经很难超越唐诗宋词的水平,就象现代人写毛笔字也很难超越王羲之。
转完了避暑山庄的宫殿和湖区,还有后山没转,小丁似乎累了,不想再走。潘枫看她脸色不太好,就说和小丁先回宾馆休息,让老四和倩倩继续去玩。
小丁和倩倩同住。潘枫把小丁送回房间,问她是不是病了,需不需要买药。小丁脸一红,说是女孩子的事,不用吃药没关系。潘枫懂了,就倒杯开水,坐下陪她说话。
小丁躺在床上,摆弄着潘枫的手指说想听唱歌。他说没带吉他清唱不好听,小丁说没关系,坚持要听。潘枫便在心里打着拍子、跟着记忆中的伴奏唱起来。小丁笑他:“连过门都哼出来了,真专业。”
“爸妈想让我出国,或者考研,将来到大学当老师。”小丁看着潘枫的眼睛。
“你怎么想?”
小丁垂眼说:“想不好。出国我也挺向往的,但让我一个人去又有点害怕。要是我们能一起去就好了。”
潘枫无以应对。以他的眼界和蹩脚的英语水平,出国从来就不是一个选项。
“你想过考研么?父母都是为我们好,我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
“真没想过,老五已经准备一年了,我现在开始准备还来得及么?”
小丁有些失望:“那你是怎么想的?你肯定已经有想法了。”
想法有,但并不坚定。“我想毕业后随便找个工作,只要不太忙就行。这样我就可以有时间写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算挣钱少点、穷点也没关系。”潘枫感觉自己说得有点悲壮,象是要为理想献身的意思。
小丁不理解:“你做什么都可以,我相信你能做好。但为什么一定要穷呢?”
是啊,为什么呢?想到企业的诗人,信念隐约开始动摇。
小丁不愿出门,他们就在房间用当地买的小点心、干果水果之类随便充饥。倩倩晚上快10点才进门。回到自己房间,老四挤眉弄眼地冲潘枫说:“我可给你留足时间了,没浪费机会吧。”
“滚!”
塞罕坝真美!一路上他们四人不断惊呼。湛蓝的天空,又大又低的云朵在地上拖出片片阴影。绿色的草原上各色花朵竞放,最多的是金莲花,起伏的山坡覆盖着金绿色的花毯,在蓝天白云之下,让人心胸开阔,只想纵情高歌。
在一个清澈的湖边,太阳被浓云遮住,从云朵的缝隙中射出道道光芒,云彩被映出金边,影子投射在湖面,红白的格桑花寂寞摇曳,分外美丽。众人都凝立不语,被这美景震憾同化。
导游告诉他们,木兰围场的夏天很美,秋天又是另外一种美。但美得短暂,前后总共不超过3个月时间,10月份这里就是一片枯黄,霜雪冰封。
承德回莲城要坐长途汽车到京再转火车,连日颠簸,疲倦是累积的。小丁在座位上靠着潘枫睡着了,几缕头发掉落在脸上,看上去有些憔悴。潘枫心疼地看着她,想起导游的话。
美丽的事物总是短暂存在,这似乎是个规律。脑子里闪过林黛玉的《葬花吟》“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和“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潘枫摇摇头,这不太吉利,赶紧摆脱这个念头。真希望小丁永远年轻、永远美丽,他们永远在一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