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小郡公56(2/2)
入了宫殿,兰璋轻车熟路地来到御书房,侍卫通报过后,高福便亲自出来,将她迎了进去。
外头冬日落雪,里屋烧着暖炭,热融融的。
段从琚正坐在龙案前翻看奏折,听到动静也没抬头,只是低眉落笔,“这么快又来了?”
兰璋“嗯”了声。
她觉得屋子有些热,简直热得不寻常,地龙炭盆一块烧着,就像是个大蒸笼。
兰璋难耐地松了松衣襟,将外头的大氅脱下,递给了太监,“怎么屋内这样热?”
高福明显站这儿伺候久了,都热得额头出汗,闻言却还是笑道:“公爷,陛下有些畏寒。”
段从琚之前中过毒,伤了身子,现在还没有痊愈。
兰璋话中一滞,只听段从琚翻了页奏折,淡声吩咐:“将炭盆端出去罢。”
“不用了。”
兰璋几步过来,搬着个杌子,凑近段从琚坐下,“脱下衣服就不觉得热了。”
段从琚睇她一眼,收回目光,继续看奏折。
兰璋顶着小脑袋挨近过来,香气幽幽,试探着问:
“陛下为何不处置蒋大人呢?他明明插手诉讼,让李大福无处伸冤,只能千里迢迢来到京城。”
“他因此事,已自劾下野。”
兰璋一愣,“下野了?可是他分明还可以出入皇宫。”
段从琚边批奏折,边道,“众臣上奏为蒋大人求情,下野之事没成。”
兰璋闻言,唇角勾起,就差直接嘲讽出声。
这不摆明着作秀嘛,还自劾下野,恐怕早就和那些上奏的臣子暗中谋和,沆瀣一气,唱了一出好戏。
兰璋问:“所以陛下,就不打算处置了?”
就这样放过蒋宗陵?
听到这里,段从琚放下笔,揉眉道:“蒋宗陵是朝堂中流砥柱,门生三千,党羽众多,况且他还是帝师。”
对于蒋宗陵这一人,段从琚不可谓之不恶,也不可谓之不敬。
他六岁登基,还只是个孩童,能坐稳皇位,蒋宗陵少不了功劳。
几岁小孩哪里知道怎么治国,又哪里会批奏折,而这些,都是身为帝师的蒋宗陵手把手教给他的。
连当初他第一次批奏折,也是蒋宗陵握着他孩童的稚手,一个字一个字的,在奏折上落下批红,并告诉他其中的道理。
只是到后来,因为皇帝年幼,蒋宗陵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凭一人意愿左右朝中格局,并从中牟利。
段从琚年岁渐长,也越发忌惮他,但若是说没有孩童时对他的情分,那是不可能的。
“帝师?”
兰璋听出了他话中的意味,知道他竟然打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此放过蒋宗陵,不由得好笑。
“帝王,竟还会顾忌情分吗?”
段从琚“啪”的一声将奏折合上,眼风冷冷扫来,“兰璋,你什么意思?”
兰璋不必再忍,倏然站起身来,“蒋宗陵徇私枉法,卖官鬻爵,贪污受贿,您不知道吗?”
殿内气氛陡然变冷,高福一惊,连声都不敢发,安安静静伫在原地。
段从琚扔下奏折,眼眸抬起,一片阒寂。
“蒋宗陵不干净,也不是两袖清风之人,那你呢?兰璋,你就一定干干净净?”
兰璋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她怒道:“我什么时候不干净了?”
“你收了那么多世家的钱,来朕这里进言讲他们的好话,你当朕的眼线是废的吗?”
“我什么时候收了——”她的话突然顿住。
是了,兰璋没有收钱,但白窈笙会。
段从琚示意高福将地上的奏折捡起来,也不看兰璋,一边翻看,一边赶人:“朕还要应付公事,你且回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