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周宣王遇鬼(2/2)
其中文班的一位官员急得满头是汗,急匆匆出班跪倒,宣王一看,是下大夫左儒,与杜伯是好朋友,并且是杜伯举荐才入朝为官的。
左儒上前来,边磕头边说:“大王且慢,大王且慢。臣听说,尧帝时期,连续九年洪水漫野,尧帝与民同甘共苦,努力治理水患,人民依然拥护尧帝,汤王时期,连续七年天下大旱,颗粒无收,汤王与民一起忍饥挨饿,共度难关,人民依旧支持他为王。上天降临如此大的灾祸还不能让贤德的君主失去王位,为什么要轻信谣言而杀害大臣呢?”摆事实讲道理,告诉你千古明君不应该这样做。
“如果杀了杜伯,百姓会议论大王您,重视谣言,轻视大臣,各国诸侯也产生轻慢大王的看法。”施加压力,这样做名声有损,后果严重。
“希望大王宽宏大量留下杜伯性命,治其违令不报之罪,以绝众人议论之口。”拍拍马屁,人家的有罪只不过是没有及时禀报而已,处理一下算了,老百姓也不瞎议论了,双赢啊。
周宣王大声说道:“我知道你们关系莫逆,你为了朋友竟然敢违抗朕的命令,分明是重友而轻君之徒。”
左儒急忙分辨:“大王正确朋友错了,我就逆友而顺君;朋友正确大王错了,我就违君顺友。谁错了我就提醒谁,这是我应该做的。杜伯罪不及杀,大王如果杀了他,天下人则认为是大王的错误,我不劝告大王,天下人则认为我对大王不忠;如果大王非杀杜伯不可,臣只有死谏,与杜伯同死表示对大王的忠心。”
宣王怒容不改,呵斥道“朕杀杜伯,如斩蒿草,何须多费口舌?”然后督促:“快斩!”
武士只听周宣王的,将杜伯推出朝门斩了。
左儒回到家中,自刎而死。
第二天,宣王听说左儒自刎而死,也有些后悔自己当时冲动。自此以后精神恍惚,身体健康程度越来越差了。
来年春天,宣王精气神好了许多,计划出郊游猎,散散心。
身边侍者赶紧安排行程物资。
这一天,周宣王来到城东郊外,绿草盈盈,野花遍地,树木郁郁葱葱,远山朦胧,连绵起伏。
宣王久在宫中,到这里自觉精神开爽。传令军士们:“第一、不许践踏庄稼;第二、不许焚毁树木;第三不许侵扰民居。抓获的飞禽走兽,全部献纳,进行奖赏;如有私匿,查处问罪!”
号令一出,各显本领,个个争先。鹰犬借势猖狂,狐兔畏威乱窜。弓响处血肉狼藉,箭到处毛羽纷飞。这一场打围,十分热闹!
周宣王心中大喜。一直玩到太阳偏西,才传令散围。
军土们将所获走兽飞禽,上缴领赏,打猎队伍奏凯而回。
没走多远,周宣工在玉辇上,打了个盹儿,似睡非睡,忽见远处一辆小车,迎面而来。车上站着两个人,各背着一张弯弓,手中各拿一支箭,箭杆箭头全是红色的,周宣王定睛一看,乃是上大夫杜伯,下大夫左儒。宣王大吃一惊,身子一哆嗦,揉揉眼,仔细看时,人车不见。
宣王正在疑惑的时候,那辆小车又出现在宣王的玉辇前。宣王大怒,呵斥道:“罪鬼,敢来犯驾!”拔出宝剑,望空砍去。
只听见杜伯、左儒齐声骂道:“无道昏君!你不修德政,妄杀无辜,今日你大数已尽,我等专来索命!”说话间,挽弓搭箭,两流红线直望宣王心窝射去。宣王大叫一声,立时昏倒,一班文武大臣乱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