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齐桓公尊王请诸侯会盟(2/2)
管仲秉政三年,齐国大治。
周釐(li)王元年春正月,朝堂之上,齐桓公满面春风,群臣拜贺完毕,问管仲说:“寡人承赖仲父辅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兵精粮足,我想召集各国诸侯结盟订约,安定四邦,怎么样?呵呵!”
管仲回答:“当今诸侯,比齐国强盛的还有很多;南方有楚国,西边有秦国、晋国,各自称霸一方,因为不知尊奉周王,所以不能成就霸业。周王室虽然衰败,仍然是分封天下的主人。诸侯不去朝拜,也不进贡。郑伯箭射王肩,列国臣子,不知道尊重天子,为所欲为。熊通擅自称王,宋国、郑国弑君自立,习以为常,没有人去讨伐这些罪人。现今周庄王刚刚去世,新王即位;宋国近来遭受南宫长万之乱,贼臣虽然已被处死,宋国国君还没有得到周天子认可。主公可以派使臣朝见周王,请天子下旨,大会诸侯,确定宋国国君法定地位,然后借天子的命令告诉列国诸侯,对内尊重王室,对外抵抗骚扰中原的少数民族。各国之间互相帮助,扶持弱小,抵制强横,如果有昏乱不堪又不听命令的,率领诸侯讨伐他。天下诸侯,都知道我们没有私心,都会对齐国心悦诚服。不用发动战争,霸业也就成功了!”
把诸侯打怕、打服,齐国的军事实力还不够格,如果倡导尊重王室,教化天下,这样也是可以达到目的,这就是借力。
齐桓公听后非常高兴。派使者去洛阳朝贺釐(li)王,并请求各国集会,共同确认宋国国君。
对于周釐王来说,这是天上掉馅饼,以前没人把周王当老大,现在自己一登基,就有诸侯汇报请示,自尊心得到满足,同意,当然答应啦!
周釐王对使者说:“桓公不忘周室,是朕的幸运。中原诸侯,全部听令桓公调遣。”又说:“朕指挥不动他们。”真是老实孩子。
使者回来报告齐桓公。齐桓公就以周王的命令告诉宋、鲁、陈、蔡、卫、郑、曹、邾这些国家,约定三月初一,在北杏这个地方集会。
齐桓公问管仲:“这次赴会,带多少兵车?”
管仲说:“主公遵照周王的命令,集会诸侯,不要用兵车。请宣告集会的主题是友谊和谐大会!”
桓公说:“好吧!”
齐国军士先在北杏筑坛一座,分三层,高三丈,左悬钟,右设鼓,在中间虚设周天子座位,表示对天子的尊重,周围装点玉器、丝绸,场面隆重。又准备好招待所,全都是高规格,高水平装修的。
二月中旬,宋国宋桓公御说先到,和齐桓公相见,感谢帮助自己确定君位的好意。第二天,陈国陈宣公杵臼、邾国子克二位也来了,紧接着蔡国蔡哀侯献舞,也来赴会。
四国国君见齐国没有带一兵一车,互相看了看说:“齐恒公真诚相待,才会这样啊!”于是,让自己的兵车退到二十里之外的地方。
历史上称为“衣裳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