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齐桓公伐蔡攻楚(2/2)
因此,齐国与蔡国结怨。
本来一件家庭小事,一位调皮妻子,两位有脾气的国君,把一件家庭小事变成了国与国的纠葛。
管仲说蔡国得罪了齐桓公就是指这件事。
本来我就想打你,你又与楚接壤,正好把你灭掉,又能使楚国不防备,然后移师破楚,一举两得,于是相约宋、鲁、陈、卫、曹、许六国,定期起兵,名为讨蔡,实为伐楚。
齐国拜管仲为帅,任命隰朋、宾须无、鲍叔牙、公子开方、竖貂等为大将,出车三百乘,甲士万人,准备出征。
太史占卜后上奏:“七日出军上吉。”
竖貂请令,先率一军攻蔡,为在蔡地积聚集各国车马扫清障碍,桓公应允。
蔡国仰仗楚国为自己撑腰,聚起兵马抵抗,但实力和脾气是两回事儿,竖貂沿途所向披靡,长驱直入,到达蔡国都城城下,蔡穆公只得紧闭四门。
齐军稍作休整,便开始攻城,竖貂在城下耀武扬威,到天黑才退回营寨。
蔡穆公认得竖貂,原来在齐国后宫伏侍蔡姬,见过面,蔡姬退回,又是他送来的,晓得他是势利小人,夜深派人送去一车金帛,求竖貂暂缓攻城。
竖貂诚信可靠,收了礼就办事。
估计蔡穆公给的礼物太多,打破了竖貂心理预期,把齐桓公纠合七路诸侯,先讨蔡,后伐楚的军事机密也透露给了蔡国,对蔡国来使说:“我可以延缓攻城,可是,几天内各国军队即到,蔡城将被夷为平地,回去劝你主公早点逃吧!。”
使者回来汇报,蔡穆公大惊失色,当夜收拾珍宝财务,率领宫眷和亲近的大臣,逃往楚国。
城内没有主将,竖貂轻而易举的攻入城内,飞马报告齐桓公领攻。
蔡穆公到了楚国,告诉楚成王:齐桓公带领七国军队要讨伐楚国。楚成王召集大臣商议,传令简阅兵车,准备迎战,一面撤回斗章讨伐郑国的部队。
十日后,七路诸侯领兵齐聚蔡国,郑文公也帅兵来助,宋桓公御说、鲁僖公申、陈宣公杵臼、卫文公毁、郑文公捷、曹昭公班、许穆公新臣,连盟主齐桓公小白,共是八位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