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世子昭借宋兵返国(2/2)
安葬完齐桓公,众人拥立无亏为国君。
如果没有高大人劝说无亏,这件事不知到如何结局。
世子昭逃奔宋国,见到宋襄公,拜倒在地,哭诉易牙、竖貂胡作非为。
宋襄公已有耳闻,当即召集群臣说道:“当年齐桓公把公子昭嘱托给寡人,立为世子,屈指一算,已经十年了。现在易牙、竖貂作乱,世子被迫逃离,寡人想约会诸侯,讨伐齐国的奸贼,帮助世子昭回国即位。这件事如果成功,我就会扬名诸侯,继承齐桓公的霸业,爱卿们认为如何?”
大臣中一人出班奏道:“宋国有三不如齐国,怎么能称霸呢?”
众人一看,原来是宋桓公的长子,襄公的庶兄,公子目夷,字子鱼,当年襄公要把宋国让给他,他坚决不答应。
宋襄公问:“子鱼说‘三不如齐',那三条说来听听?”
公子目夷说:“齐国有泰山、渤海的险要地势,有琅琊、即墨土地肥沃,居民富饶,我国地小土薄,兵少粮稀,这是第一点;齐有管仲、宁戚、隰朋、鲍叔牙等济世良臣共商国事才能称霸,我国文武官员都不如齐国,这是第二点;齐桓公北伐山戎,俞儿开道,在郊外围猎,委蛇现形;而我宋国,今年正月,陨石从天而降,二月有一场大风怪异,齐国顺应天意,这是第三点。有着三点,只求自保已经很勉强了,怎么还能争霸中原呢?”
宋襄公说:“寡人做事以仁义为主,不救齐桓公的遗孤,是不仁;受人嘱托而放弃,是不义。我决不能做不仁不义之事。”
宋襄公未听劝阻,亲自领兵讨伐齐国,无亏让易牙统领兵出城御敌,竖貂在城中调度,高虎、国懿仲守城。
高虎找到国懿仲商量说:“我们拥立无亏,是为了安葬先君。现在世子回来了,又得到宋国的帮助,按理说世子在理,比较实力宋兵齐整,齐兵一盘散沙,并且易牙、竖貂欺凌先君,杀害百官,专权乱政,终究是齐国的心腹大患,不若乘这个机会除掉他,迎世子为君,诸位公子也绝了念头,齐国也就稳定了。”
懿仲说:“易牙统领兵马在外,我把竖貂叫来议事,杀了他。然后带领文武百官奉迎世子,谅他易牙在外也无能为力。”
高虎称赞道:“此计甚妙。”
懿仲找来心腹壮士埋伏在城楼,借口有机密重事,请竖貂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