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鲁国大治齐国惊慌(2/2)
犯嘀咕的人中间就有“闻人”少正卯,现在,他为了迎合孔子,提出了六条应该降低的理由。
第一、可以显出君主的高贵,国都与大臣的封地必须要有分别;第二、恢复各城的原貌,都城必须是全国的中心;第三、抑制私人势力的扩张;第四、使跋扈的家臣无所凭借;第五、平衡三家的心理,两家已经降低了,只有一家不降低,不公平;第六、让邻国知道鲁国兴利除弊,更能带到敬重。
少正卯说完,扭脸很得意地扫视了一圈在位的群臣。
他说完,孔子上奏说:“成城是孤城一座,能有什么作为?况且公敛阳忠于主公,岂与那些飞扬跋扈的家臣相比。正卯巧言乱政,离间君臣,依照法律应该斩首。”
此话一出,大家都是一惊,少正卯更是吓得一哆嗦,他心里最明白,自己说了多少扭曲事实的话,影响了多少政令的执行。
好多大臣为少正卯说情:“正卯是鲁国有名望、有才能的人,虽说说了一些不恰当的话,可是罪不该死。”
等大臣们都说得差不多了,孔子说:“正卯花言巧语,善于狡辩,行为阴险两面三刀,徒有虚名,蛊惑人心,不杀他无法端正朝纲,治理国政,我身为司寇,必须严正法典。”
命令殿下的甲士立即执行,有两位身材高大的甲士架起少正卯,到了殿外一刀砍了。
自少正被斩以后,孔子的治国方略才得以正式实施,孔子的才能才得以充分展示,鲁定公和三家都虚心地听取他的意见。
孔子重新建立起鲁国法纪,教化人们仁义廉耻,鲁国各项事务井然有序,国家欣欣向荣,三月之后,鲁国的风气焕然一新。市场上卖东西的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走路分别左右,互不干扰;老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四方来客到了鲁国,吃住不愁,宾至如归。
自从夹谷山齐、鲁两国国君相会以后不久,晏婴因病去世。齐景公很伤心,齐国大臣相比晏婴都差了一大截,没有人能够接替晏婴的职位,齐景公忧心忡忡之时,听说鲁国大治,惊恐的说道:“鲁国用孔子执政,必有争霸的野心,争霸必定要争地,齐国与鲁国为邻,只怕是马上要大祸临头了,怎么办?”
大夫黎弥上奏:“主公担心鲁国重用孔子,为什么不想办法阻止他呢?”
齐景公说:“你有办法吗?”
黎弥说:“微臣听说国泰民安,生活安逸以后,容易产生骄奢淫逸。主公何不挑选一下能歌善舞的美女,送给鲁国国君,他如果接受了,必然懒得理睬朝政,疏远孔子,孔子被疏远了,对君王没有了信心,自然会离开鲁国,这样主公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