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头悬梁锥刺股再次出山(2/2)
这一天,正好燕文公出外游玩,苏秦人穷气短,文人的傲气放在一边,跪伏在路边求见燕文公。
燕文公问他的姓名,知道是苏秦后,很高兴地说:“听说先生当年把十万字治国方略献给秦王,寡人心慕已久,可惜不能见到先生,今天先生亲自指教我,是燕国的福分。”说着,给苏秦安排了一乘车,也不去游玩了,回车入朝,召见苏秦,恭恭敬敬的请教。
苏秦说:“大王位列七国之中,疆域达到二千里,兵甲数十万,战争、车六百乘,战马六千匹,与中原各国相比,不足一个国家的一半,可是大王耳不闻金戈铁马之声,眼不见翻车斩将的危险,安居太平,大王知道什么原因吗?”
燕文公说:“寡人不知。”
苏秦说:“燕国所以没有征战之苦,是因为有赵国做屏障。大王不知道与邻邦赵国结好,反而割地献媚远方的秦国,不是莫大的失策吗?”
燕文公想了想说:“那应该怎么办?”
苏秦回答:“依草民愚见,不如与赵国结好,再联合其他国家,同心协力共同对付秦国,这才能保证燕国百世安宁。”
燕文公说:“先生想合纵,使燕国安宁,也是寡人的愿望,但是各路诸侯不肯怎么办?”
苏秦向燕文公请令说:“草民不才,愿面见赵侯,与他定下合纵之约。”
燕文公大喜,给苏秦提供金帛路费,高车驷马,精选了一批武士,护送苏秦去赵国。
这时候,赵国奉阳君赵成已死,赵肃侯听说燕国护送苏秦来,走下台阶迎接,在当时,国君走下台阶迎接客人,是十分隆重的礼节仪式。就是拿到现在,一国元首走下台阶迎接也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