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经宋过郑落脚楚国(2/2)
上卿叔詹上奏道:“上天没有抛弃,而且在保佑他,有三点可以证明。”
郑文公问:“哪三点?”
叔詹回答说:“晋公子在国内是就有贤德的名声,出外逃亡怎么多年平安无事,这是第一点;自从他逃亡以来,晋国一直不太平,这是等待能够治国安邦的君主啊!这是第二点;赵衰、狐偃等追随他的这些人都是当世英杰,重耳得到他们的辅佐,这是第三点。凭借这三点,主公应该对他以礼相待。”
郑文公坚持自己的看法,说:“重耳逃亡很多年,现在已经快老了,还能有什么作为?”
叔詹回答:“主公如果不以礼相待,不如就杀了他,不留后患。”
郑文公听后,轻轻一笑说:“大人一会儿让寡人以礼相待,一会儿让我杀了他,寡人因为什么恩情以礼相待?又有什么仇恨杀他呢?”嘲笑叔詹语无伦次,然后传令下去,不予接待。
重耳离开郑国,去了楚国。
楚成王用国君的礼节接待了公子,酒席宴上,一连斟满九杯酒,敬给公子,重耳谦让推辞,不敢接受这么重的礼节。
赵衰侍立一侧,对公子说:“公子出奔在外有十多年了,小国肆意轻慢,大国如此看重,这是天命,不必谦让。”重耳这才接受。
一直到宴席结束,楚成王始终恭恭敬敬,重耳也言语谦让,两人惺惺相惜,相见恨晚;
重耳就在楚国住了下来。
这就是眼界和气度,同等修养的人容易相处,其他个人根本融入不到这个团体,这也是人类社会根据人的本性自然而然形成的阶层。不同阶层的人进入另一个阶层很难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