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重耳渡黄河重回晋国(2/2)
饯行宴结束,穆公把秦军分为两半,一半由公子絷统领护送公子渡过黄河,一半由公孙枝统领,和自己驻扎的黄河西岸接应。
壶叔掌管公子重耳的行李,自从出奔以来,路途之中忍饥挨饿不只一次,正所谓无衣惜衣,无食惜食,现在渡河收拾行装,把平时用过的破席子、旧帐篷,一件件都搬上船,没吃完的酒、肉也搬上船摆好。
重耳见了,哈哈大笑,说:“我这是回国做国君,还要这些破东西有什么用?”吩咐扔到岸边,一件不留。
狐偃看了不由得伤感,私自叹息:“公子还没有得到富贵,就先忘了贫贱,以后喜新厌旧,把我们这些十九年共同患难的人,看成废旧物品,岂不白白追随他这么多年?不如今日告辞,日后还有个怀念。”
想好后,把秦君给的一双玉璧捧在手里,走到重耳面前跪下说:“公子渡过黄河,便是晋界,内有众臣接应,外有秦将助威,稳坐国君。臣再跟随你也没有什么帮助了,愿意留在秦国,把这一双玉璧献给你,略表心意。”
重耳听完一愣,说道:“我正要与大家共享富贵,你怎么说这种话?”
狐偃说:“我自己知道有三件事得罪公子。”
重耳连忙问:“哪三件事?”
狐偃回答:“我听说:‘圣明的臣子能使他的君主尊贵,贤臣的臣子能使他的君主安稳',我都没有做到,在五鹿使公子忍饥挨饿,受农夫侮辱,是第一件;受到曹国国君的轻慢,是第二件;乘公子酒醉离开齐国,触怒公子,是第三件。在此之前,公子前途不明,我不能告辞;现在您马上要做国君了,我随你奔走数年,多次遇险,心力已经耗尽,好比这些破席子、旧帐篷,吃剩下的酒、肉,留下来没有用处了。”说着指了指被搬出船舱的那些东西。
重耳听狐偃提起往事,眼圈发红,流下眼泪,心里知道这是在责怪自己,说:“你责备的对,这是我的不对。”
又命令壶叔把遗弃的物品,全部取回。站到黄河岸边,面向黄河发誓:“重耳回国,如若忘记狐偃跟随我的辛劳,不与他共享富贵,子孙不昌。”
从狐偃手中拿起玉白璧投入河中,说:“今有河伯为证。”
这时,介子推在另一艘船内,听到重耳因为狐偃发誓,苦笑道:“公子回归,这是天意,狐偃借机表白自己的功劳,这种贪图富贵的人,我羞于和他同朝为官。”开始有了隐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