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律例的制定只为制约地位平等的人(2/2)
王子虎的意思是,杀他一个让你出出气,不要牵扯更多的人。
晋文公身在周国,不能不给天子重臣王子虎面子,就同意了王子虎的方法。
争论的结果有了,晋文公和王子虎带着卫成公,来见周襄王。
王子虎陈述了两方争辩的结果,晋文公归纳总结说:“这么大的冤情,如果不杀掉卫成公,天理不容,人心不服,请大王命令行刑,以彰显天子威严。”
周襄王看看卫文公,再看看王子虎,王子虎没再说话,襄王让周围人退下,只剩下晋文公和王子虎,说道:“冤情已经明白了,二位主持公道辛苦。朕听说:‘律例的制定,只是为了制约地位平等的人,君对臣永远没有错,父对子永远没有错。'如果臣子告君主,就没有上下之分了,假如判定君主错了,因为臣子诛杀君主,不就是倒行逆施了吗?朕恐怕这不是彰显威严,而是教导天下人对抗君主。”
说道这里,又补充道:“朕的意思不是为卫成公私下开脱!”
晋文公当然知道周襄王的心思了。因为一个臣子而杀他的君主,那么诸侯就可以冒犯天子,这还了得。想到这里,诚惶诚恐地说:“重耳考虑不周。既然大王不加诛,那就再行商议,再做决定。”
告辞襄王,晋文公押着卫成公,回到至公馆,让军士看守,一面打发元咺回到卫国,别立贤君。
元咺回到卫国,卫国这段时间乱乱糟糟,当官的都在盘算自己的将来,像坐了个无底轿一样,元咺这么一来,算是有了个结果,群臣计议,共同推举叔武的弟弟子瑕为国君。
元咺为宰相,司马瞒、孙炎、周歂、冶廑一班文武相助,卫国稍微安定下来。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晋文公想弄死卫成公想法落空,不能名正言顺地办,那就换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