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1/2)
邵宗元呆在保定,并不知道皇帝朱由检半个月前已经封了四个人为伯,命令这四个人带兵勤王。
这四个封了伯爵的人分别是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蓟镇西协总兵唐通,平贼将军左良玉,靖南将军黄得功。
这四个人,唐通的兵马最少,离京师也近,接到命令,唐通便带着八千兵马赶到了京城,朱由检亲自召见,然后命唐通镇守居庸关阻挡李自成。
但朱由检这个人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狐疑,所以在赏了唐通四千两银子后,还是派了司礼监太监张勋前去监军。
在明朝的战将中,唐通只能算是很平庸的一个将军,虽然能力不高,但还是有点脾气的,皇帝啥意思?明显不信任自己呗。
唐通出生于陕西泾阳,少年从军,曾任榆林守备,跟随总督陈奇瑜征剿张献忠于郧阳,不久迁汉中游击,历宣府副将、密云总兵之职。
崇祯十四年皇太极率鞑子兵围攻锦州,蓟辽总督洪承畴令唐通、马科、王朴、吴三桂、李辅明、曹变蛟、白广恩、王廷臣八总兵领十三万人援救,唐通和曹变蛟屡次与鞑子交战,均大败而回,七月二十八日,诸军先后到达松山,驻军西北冈,接着与满洲鞑子开战数次,无法救出祖大寿,八月,国柱战殁,以山西总兵李辅明代之,洪承畴命命令曹变蛟带领大军在松山之北,峰山之西,两山间驻军,环以长壕,皇太极亲临前线督阵,鞑子兵士气大震,明军先后几次出击,均被鞑子堵了回来,听说粮道被切断,王朴首先带着本部人马乘夜先逃了,接着唐通、马科、吴三桂、白广恩、李辅明相继带兵逃走,这一仗明军大败,无奈早就断了粮的祖大寿投降了鞑子。
崇祯十五年,松山失陷,洪承畴被擒,唐通贬官,仍镇密云,当年冬天,皇太极率兵越过长城进攻山东,攻下城池八十八座,唐通只敢尾随其后,不敢一战,等到清军凯旋而归,唐通与白广恩截击断后的鞑子军,还吃了败仗。
崇祯十六年,大学士吴甡前往武昌进剿张献忠,兵部尚书张国维建议唐通和马科率军一万随吴南下,大学士陈演认为京师不能没有守军,留下唐通,裁撤密云总兵,唐通改任蓟镇中协总兵,九月,鞑子入侵宁远,唐通去救,此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时李辅明已战死,中后所、中前所、前屯卫失守,但还是保住了宁远,之后,唐通改任蓟镇西协总兵。
在居庸关的西边有一个险要的地方叫柳沟,只要派遣三百军士与居庸关构成抵角,农民军便到不了居庸关下,要不说唐通平庸呢?到了居庸关竟然没有查看地形,结果让农民军轻易的到了居庸关下。
唐通带兵下城与农民军交战,正打的来劲儿,没卵子的杜勋却开关投降了李自成,还将守关的大炮对准了唐通,唐通腹背受敌,不得已投降了李自成。
吴三桂,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生于广宁中后所,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生母早亡,天启二年,吴襄奉旨调进京,续娶了祖大寿的妹妹为续弦,祖大寿是世居辽西的望族,吴襄成为祖大寿的妹夫,吴三桂成了祖大寿的外甥,祖、吴两家的联姻,使吴襄、吴三桂父子找到了坚强的靠山,也使祖氏家族的势力更加壮大,吴三桂在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等的教诲和影响下,既学文,又学武,不到二十岁就考中武举,从此跟随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开始他的军旅生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