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书院风波(1/2)
说起玄武和朱雀在轩德书院上的渊源,确实是二地牵肠挂肚多年的沉疴顽疾。因此虽然大部分玄武人并不满意袁裴善作为这一任的命定玄武,时常讥他丢了四方星首的脸,但好歹其谋略手腕皆在上乘,也称得上枭雄,在轩德书院的事情上又大大的了朱雀威风,涨自己志气,于是才坐稳了玄武的宝座。
??原本四方星首三百七十八年前重新划定地界时,轩德书院是整个上界最独特强大的存在,各个门派敬仰有加。即便玄武和朱雀当时就如何界定轩德书院属地问题纷争不断,到底也没敢闹到书院面前去。谁都想把书院据为己有,毕竟哪怕书院并不因此倒向何方,但有到底多了几分底气和威望。那时候玄武势力正甚,和朱雀之争你死我活不肯退让。
??书院反倒事不关己似的,置身事外,看他们龙争虎斗。玄武和朱雀商量个法子说是一分为二,各占一半。还没等双方达成一致,书院不知从哪知道了这个消息,勃然大怒。
??“这天下岂有一书院,两地人的道理?”时任夫子许方云怒发冲冠,书院内部也是勃然大怒,各方长老群情激奋,一群人浩浩汤汤的涌进玄武和朱雀宗门内,誓要讨个说法。
??青龙白虎作壁上观,乐得看朱雀玄武互相消耗,更不介意此时此刻添砖加瓦。于是一时间各方声讨,玄武朱雀为了息事宁人,不得不宣布重新商议,才勉强平息怒火。
??在钟成玉的记忆里,这段故事一直被各路说书先生和话本小说津津乐道。据它们记载表述,夫子许方云时年二百有五十八岁,竟然隐隐在脱虚上境之上,是整个上界唯一一位有可能羽化的大人物,无人敢开罪,哪怕至今都是名冠天下,连如今声名鹊起的钟成玉都得退避三舍,在他面前顶多算个初出茅庐的小辈。
??当年夫子在道观之上袖袍一舞,远山青翠重叠,山外道观绵延不绝,观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真可谓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称得上真真正正的天下第一,令人心驰神往不已。
??可惜神龟虽寿,犹有尽时。夫子到底还是没能创造羽化成仙的奇迹,在三百有一十二岁魂归星海了。当时朱雀和玄武虽然也已几经易位,星首在当时都只能算是些年轻小辈,但毕竟一方之主,远远不是失去了夫子的书院能够抵抗的。于是书院就在这场无妄之灾里进退维谷,风雨飘摇,堪堪能够自保。在接下来的二百年里始终没能出现可堪重任的人物,但庆幸的是,朱雀玄武也未曾分出胜负。甚至因为一些原因将此搁置了二十余年。
??而这二十余年,恰恰是轩德书院绝处逢生的机遇。
??书院除了第二位脱虚上境的大人物,上任夫子许知群。即便远远不如夫子当年,但好歹能让书院在玄武朱雀的重压下得以喘息,重新开枝散叶。
??而袁裴善和当今朱雀魏流霜的角逐,正是在夫子许知群意外殉道之后。
??按说以袁裴善的实力和玄武如今的没落,想在魏流霜身上讨着好简直是千方夜谭。现实也正是如此,哪怕他袁裴善本事通天,可玄武如今境况也是众人皆知。彼时钟成玉脱虚尚远,偌大一个玄武竟找不出一个实力超群可以庇护一方的人物。众人皆将目光汇聚在当时的见山真人陈得喜身上,公认她为玄武第一少年天才。从玄武各地来昱合门拜师求道的络绎不绝,昱合门也正是此时改制,分为秩序森然的内门外门的。
??后来的故事人尽皆知了,见山真人下界游历,爱上了当时的皇帝严乾声。被盛怒之下的掌门散去七成修为,最终落得个凄凄惨惨戚戚,客死他乡的结局。
??钟成玉曾经想,师尊当时如此绝情,恐怕也与当时形势相逼有关,在外人说来也只是徒留叹息了。
??说回玄武袁裴善,这算是他第一次声名远扬。
??当时许知群意外身死,未曾留下只言片语,朱雀魏流霜忌惮轩德书院千年传承家大业大,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因此选择了暂时按兵不动,却让袁裴善钻了个空子。
??原本两方都有支持的派别,但夫子尚在时无力搅弄风云。而如今风云突变,袁裴善果断出击,趁着朱雀观摩之际一举将主张与玄武交好的夫子亲传大弟子推上了夫子宝座,并趁热打铁以光复书院的旗号,派遣数十名玄武道人,个个都在玄武叫得上名,对外宣称辅佐当任夫子,大刀阔斧的进行书院革新,实际力图排除异己,结果来看,也算箭无虚发。
??朱雀当然不肯让袁裴善如此轻易夺得书院,也效仿玄武。两派在书院内部斗的不可开交,惹的原本被称作“世外清修”的书院乌烟瘴气。
??袁裴善的恶名,也就是在处理书院问题上被众人熟知的。他主张流血革命,不知残害了多少书院能人志士。许方云老夫子的嫡孙,当时书院唯一拿得出手的少年天才,为了讨个说法纠集了一班人马,四处奔走求援。青龙白虎虽然语焉不详,但到底还是奉为上宾。哪怕是朱雀,也做足了表面功夫,毕竟作为天下第一的夫子的传人,人人都得给三分薄面。
??而事情在玄武这却大有不同。无人知晓袁裴善当时和夫子嫡孙说了什么,总而言之,出来之后,这位少年天才是形容枯槁,仿佛受了奇耻大辱。还未离开玄武境内,就刎颈自杀,热血溅了三尺高。
??如今在此地,仍有一座自发立起的夫子碑。
??袁裴善自此臭名远扬,惹得天下人不齿,甚至连玄武境内都颇有微词,认为他狠毒至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